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阳光灿烂”是因为()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从本国国情出发,允许农民在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一做法巩固了工农联盟,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材料反映了苏俄实行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
A.废除农奴制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D.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历史是从上游奔腾而下的一朵浪花,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1921年的苏俄的是(  )
A.美国资本家在苏俄开发油田B.农民喀秋莎用卢布在市场购物
C.安娜私人开办一个中小企业D.各族人民集会庆祝苏联的成立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实行农业集体化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做三个试验,即“追随理想的试验、面对现实的试验、回归理想的试验”,其中“面对现实的试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抨击封建神学,肯定现实生活
B.《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