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 +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及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足的进步。”此材料中的“他”是( )
A.章西女王 | B.扎格鲁尔 | C.甘地 | D.玻利瓦尔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 B.高度评价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
C.全面评价了新经济政策 | D.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
历史课上围绕苏联经济建设开展辩论活动,形成如下结论。据此判断,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
利 | 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苏联在工业化建立的最初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弊 |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后来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
A.斯大林模式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和平法令》 |
《凡尔赛条约》的缔造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就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说明《凡尔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 )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掉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1)“巴黎和约条款”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人对这一条款的态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影响。
材料一 一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掉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1)“巴黎和约条款”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人对这一条款的态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影响。
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 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 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
以下对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
B.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C.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
D.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
C.俄国十月革命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