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 +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及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从本国国情出发,允许农民在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一做法巩固了工农联盟,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材料反映了苏俄实行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
A.废除农奴制 |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C.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
D.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历史是从上游奔腾而下的一朵浪花,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1921年的苏俄的是( )
A.美国资本家在苏俄开发油田 | B.农民喀秋莎用卢布在市场购物 |
C.安娜私人开办一个中小企业 | D.各族人民集会庆祝苏联的成立 |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B.实行新经济政策 |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D.实行农业集体化 |
(下图)《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
列宁指出,“工人们,你们在反对沙皇制度的国内战争中,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人民的英雄主义的奇迹,现在你们应该显示出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组织的奇迹,以便为革命的第二阶段的胜利做好准备。”“第二阶段”指( )
A.二月革命 | B.十月革命 |
C.工业革命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下表是斯大林1926-1940年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


A.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 B.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
C.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 D.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