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其根本目的是
A.扩大国大党的势力
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下
A.政府适度干预企业管理
B.国家优先发展轻工业
C.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D.企业产品品种多质量高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新经济政策实施后B.苏联成立时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D.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三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门,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危机,新兴的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美国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这场大危机采取了什么举措?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一中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确立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4)请列举“(苏联)五年计划”被“经济崩溃的西方”关注的史实?这一史实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和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与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有直接关联的国际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B.慕尼黑会议C.巴黎和会D.开罗会议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919年6月在巴黎签订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D.《九国公约》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反映了1928年-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
B.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C.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当前题号:10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