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下
A.政府适度干预企业管理
B.国家优先发展轻工业
C.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D.企业产品品种多质量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10 04:4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下列是小历和小史分别搜集的关于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的资料。
小历的表格:
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18.4倍
21.2%
轻工业
6.2倍
14.1%
农业
2.6倍
1.5%
小史的表格:
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15.3倍
17%
轻工业
14.3倍
15%
农业
16倍
18.2%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开始时的领导人。
(2)小历和小史搜集的材料哪个符合实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山。
同类题2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重视发展农业
C.使人民安居乐业
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
同类题3
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同类题4
下表反映了1928年-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
B.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C.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
同类题5
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
B.经济比例失调
C.产品质量低劣
D.资源消耗严重
相关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斯大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