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歌曲《国际歌》曾经被唱遍全球,其中有这样的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它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B.里昂工人运动的开展
C.宪章运动的开展D.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尝试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反映的是巴黎公社成立的情景。它的成立标志着
A.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诞生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立于1864年B.是一个国际工人联合组织
C.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D.马克思为它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历史的舞台上,国与国的博弈,你方唱罢我登台,风骚各领。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抓住机遇,敢于出击变通,这就是强国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的崛起)
材料一: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促成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的重大事件。
(德国的飞跃)
材料二: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德国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列举一项电气时代德国的重要发明。
(日本的奋起)
材料三:明治期间,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这不仅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向欧美国家看齐,连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也要与欧美一致。政府特地建造了一座名为鹿鸣馆的欧式风格的豪华俱乐部,用来招待西方国家官员。当时,明治政府的许多达官显贵经常带着女眷来这里参加化妆舞会,彻夜狂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

(3)日本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是如何“向欧美国家看齐”的?日本“脱亚入欧”的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感悟?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时而发生的,因此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10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  1831年的一天,在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有了机会,我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1860年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相应措施?
(3)材料三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除了什么障碍?
(4)土地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俄国三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三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革命或改革对这三国的共同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是1862年8月林肯给友人的信件:“在这场战争中,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保全或者摧毁奴隶制。如果为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全部奴隶,我也愿意这样做。”材料表明“我的最高目标”是
A.保护白人的利益B.放弃废奴的主张
C.维护国家的统一D.解放黑人奴隶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全球通史》记载:“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 )
A.自由劳动力B.国际市场C.制度保证D.资金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从此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他是
A.亚历山大二世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D.彼得一世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史实:俄国废除农奴制结论: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史实:中国洋务运动结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史实:日本明治维新结论: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史实:美国南北战争结论: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材料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中央集权B.“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C.改革机构,裁撤冗官D.裁减绿营,编练新军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