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从此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他是
A.亚历山大二世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D.彼得一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4-04 08:48: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内容。
(步入近代)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1)材料一中提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制度初建)
材料二  “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序号标注的未填写的内容。

(2)①
(制度扩展)
材料三  “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奴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奴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俄国的哪一改革?此次改革在俄国发展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四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为了“弃旧图新”,在政治、经济方面分别采取的各一项措施?
(战后崛起)
材料五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六七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1967年,欧共体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同类题4

19世纪60年代中、美、俄三国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其结局与影响却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1858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1862年,林肯颁布_______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

——(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1)请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该文献是在哪次战争中颁布的?该文献的颁布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2)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所导致的?这次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什么道路?
材料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认为:“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另有史料记载,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抑实不如日本。”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倡导者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各一例李鸿章承认“抑实不如日本”,近代日本强大起来在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将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权利法案》因此成为“英国宪政”中最奠基性文件之一。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一个基础。

——摘编自钱乘旦、徐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通过改革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俄国各界纷纷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1933年3月,罗斯福上任后,实施新政。参、众两院通过《银行紧急法案》;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业危机;5月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复兴署”,明确劳工的权利,整顿危机中的美国工业。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契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契约”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和俄国改革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能否帮助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