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国际舞台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历史中演绎了大国兴起的传奇,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深刻影响著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同时,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
(1)材料一中“两种制度水火不容”引发了哪场战争?战争对美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2)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采取行动”的背景是什么?“行动”有什么突出特点?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美国参与签署的文件名称是什么?该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图二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在二战后成立哪一重要的国际组织?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五  2018年4月14日,美、联合英、法发动了对叙利亚的空袭,使中东局势复杂化。2019年12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蓄意诋毁中国新疆的人权状况,大肆抹黑中国去极端化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5)材料五反映的美国严重威胁世界安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综合上述美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对我们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改革之迫)

材料一:在1825至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 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 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及所 学知识,它的目的是什么?
(改革之新)

材料二: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世界史》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 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材料三:1920 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世界史》

(3)为解决材料三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 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领导人又采用 什么建设模式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战略,与中国等许多国家产生摩擦。所谓“大道行思,取则行远”,阅读下列材料,研究美国发展史,回答下列问题。
(诞生与成长)

材料一 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拓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

(危机与调整)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领跑与霸主)

材料三


(3)图示中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比重中达到顶点是在什么时期?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任答两点即可)
(4)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变化,概括这一阶段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感悟与反思)
(5)综合上述材料中美国的崛起过程,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年来,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中、美、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优势的北方最终取得了胜利。

——摘自《大国崛起》

(1)日本“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19世纪末如彗星般耀眼,迅速强大起来,主要得益于哪次改革?

(2)美国“这次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请问“又一障碍”指的是什么?

(争夺篇)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安排”。

(3)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哪次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可谓是使“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中国受伤害”,那么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战争篇)

材料三:苏德战争爆发后,目本決定占领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诸国,以夺取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并控制主要交通线。当时美国是日本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大障碍。

——《世界历史》

(4)为了扫除材料三中所述“障碍”,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竞争篇)

材料四: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5)图一、二反映出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请问50年代初,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举一项即可)图二、三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反思篇)

材料五:2013年11月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其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日本首相安倍与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一致认为,“不能予以承认。”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越、菲时,也声称不承认,令南海局势再起波澜。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6)美国领导人频频出访日、越、菲,插手我国南海事务,造成南海局势紧张,这种霸权主义行径违背了怎样的国际准则?

(7)你认为材料三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放眼未来,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林肯在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1862年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可见美国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维护国家统一B.废除奴隶制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扩张领土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美日之间时敌时友,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日之战)
材料一 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

(1)图一美国舰队的闯入后,日本民族危机严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变革?变革前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意味着二战进程发展到怎样的阶段?
(美日之争)
材料二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2)据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九国公约》签订后,“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为什么?
(美日之盟)
材料三 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3)图一、二反映出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请问50年代初,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图二、三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美日关系的发展变化,简要谈一谈你的看法。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A、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能够与时俱进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既缘于日本民族的“幸运”和“机智”,也缘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明少有的鉴别取舍能力,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孔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日本民族“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1894年日本发动了哪场侵略中国战争?战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条约?
材料二 下面是小明同学绘制的俄国近现代史示意图(部分)。

(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哪项措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B处是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列宁领导实施的什么政策?苏联成立后,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1932年,1/4的美国人失业,而在许多大城市里,成人的失业率甚至达到了1/2大约50万美国人失去了家园或农场,因为他们支付不起他们的抵押货款。成千上万的银行倒闭了,数百万的存款人失去了他们一生的储蓄。全世界的萧条也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极权主义正在推进中。“情形危急,”著名的政治分析家沃尔特李普受警告民选总统罗斯福,“你或许必须执行独裁权力。”罗斯福没有成为一位独裁者,但他确实采取了决定性的行动。他和国会立即采纳大胆的举措去减轻人民的痛苦,促进经济复兴。这些积极举措奠定了后来被称为福利资本主义的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应对美国经济的萧条,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特点是什么?为了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推行了哪项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不同点表现在( )
①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
③斗争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④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子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度除农奴制的‘法令””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哪些问题?
材料二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项目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概括1921一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四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刺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郑易平、龚成的《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3)三、四两则材料,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林肯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里写道:“我深信这是一项正义的举措,它符合宪法的规定,出于军事的需要。”材料直接反映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决定是
A.基于人道主义考虑B.维护联邦宪法权威
C.为了维护美国统一D.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