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生活。“苹果落地”、“蒸汽冲开壶盖”分别与哪两位科学家有关
A.牛顿、爱迪生
B.瓦特、达尔文
C.瓦特、爱迪生
D.牛顿、瓦特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世界原来是“孤立”的;曾经是“欧洲”的;也曾是“美国”的;如今是“大家”的。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开始互联的世界)
材料一 阅读下图

(1)材料一与哪一事件相关?它的开辟对世界、对欧洲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历史景点达几十处。同样是美国,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哥伦布发现美洲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场灾难。
(2)材料二认为哥伦布是美洲的发现者,又是殖民主义强盗。你认为呢?并说明理由。
(世界曾经是欧洲的)
材料三  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3)材料三所指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你认为在英国成为大国的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4)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材料四中欧洲怎样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的。
(世界也曾是美国的)
材料五 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美国经济的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5)二战后美国为加强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6)材料五中美国经济发展在第三阶段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如今是大家的世界)
材料六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的利用欧洲的资源,振兴经济,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材料七 发展中的中国,提出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的战略思想。
(7)根据材料六概括,促使欧洲重组的因素有哪些?
(8)欧洲的统一、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辨析题 | 难度:0.99
18世纪后期开始,世界经历了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动力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三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编自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动力机”是谁改进的?“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2)请列举一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说明材料二所表达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历史探究小组收集了下图的资料,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殖民地的抗争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近代科技的发展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角度一:科技促进工业发展
材料一 大西洋两岸部分国家工业产量比例示意图

——(摘编自《大国的兴衰》)

 
(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何时开始的?据材料一,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首先领先和后来居上的国家。
学习角度二:政策影响农业发展
材料二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下教材)

材料四  1927年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盘集体化政策”,开展了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2)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指出材料二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分析材料三四请分别对前苏联时期这两种农业政策作出正确评价。
学习角度三: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五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材料六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3)材料五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经济发生了怎样重大转变?据材料六分析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面临的危机是什么?他是怎样领导美国走出危机的?
(4)结合上述研究学习,试总结你对发展经济的认识。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和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直至现今的信息时代。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次革命相同点时整理的学习卡片,正确的有
①都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
②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③都促进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④都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崛起》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4)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煤,而且使人类从此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批重要砝码在德国诞生,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

——《大国堀起》解说词

材料三: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摘自网络材料

材料四: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交易股票等等。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有哪些?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3)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科技革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说出科技革命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4)从材料四我们知道,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一现象是由于哪一事物的发明和普及?
(5)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请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中所示事件的名称
(2)欧洲殖民者从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后来美国历史上爆发的哪一事件与这一活动有着历史渊源?是谁解放了这些黑人?
(4)欧洲殖民者从事殖民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历史事件?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决计与那不公平,不人道之国断绝一切关系。”

材料二: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的东西”。

材料三: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

(1)材料一中,“不公平、不人道之国”指的是哪国?为了与该国断绝一切关系,华盛顿做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文中的“叛乱”指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肯的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解放黑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立刻消失了吗?
(3)材料三,政府颁布这一法规时,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谁?从材料可以看出他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