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 )
改正:   
(2)严复等主持的《时务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
改正:   
(3)鲁迅的《狂人日记》,深刻反映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
改正:   
(4)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
改正:
当前题号:1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类文明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十一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第十一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章)
(1)材料一中体现的孔子核心思想是什么?谈谈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材料二 中国在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有世界遗产53处。下列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史料图片
 

 

 

名称
A
四川青城山
B
列入名录时间
1987年12月
2000年11月
2001年12月
 
(2)“A”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B”是山西大同 ,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3)你认为四川青城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亚健康人群数量逐步上升。因此,现代医学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发展成为全球趋势。该趋势为中医药现代化、中华优秀养生文化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推广提供了国际化的发展平台。

——摘自《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4)提出“治未病”理论的是谁?分析这一理论被推广的原因。
(5)综上所述,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建议。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请你参与下列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史简易年代尺示意图(部分)

(1)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 ;根据示意图,计算西汉王朝存在时间 (年)。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采纳李斯的建议,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他属员,县令、县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县以下设乡。

——摘自《秦汉史》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两种政治制度的区别。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4)举例说明“追求统一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及奋斗目标”。
(5)通过上述活动,请你概括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请仔细观察材料一的“西周分封诸侯国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受封者在身份上呈现什么特点?,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哪些主要权利?

材料二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请回答。(直接填序号)
直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是_________
触动了大贵族利益的内容有__________
最有利于秦国确立封建土地制度的内容是_________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的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完成结构图:① _________ ②_____ ___ ③_________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的漫画,指出汉武帝针对地方诸侯王问题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地方诸侯王发生了什么变化?
(5)综上,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1)根据材料一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伯禹和李太守,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材料三   


(3)根据图片信息,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四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识,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4)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此汉族统治者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局势?,最终出现了怎样的制式局面?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图一到图三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工具发生了怎样变化?

材料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黄朴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有何作用?

材料三 汉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粮仓有余财。

——译自《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4)通过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有(  )
①重用人才
②统治残暴
③重视农业
④末代国君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秦、楚、齐、燕B.齐、楚、秦、燕C.燕、秦、齐、楚D.燕、齐、楚、秦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A.白渠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马陵之 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