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图一到图三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工具发生了怎样变化?

材料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黄朴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有何作用?

材料三 汉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粮仓有余财。

——译自《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4)通过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4-08 06:44: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1)依据材料一,你可以推论出春秋时期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材料二:“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摘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哪一大型工程?
材料三:见如图《丝绸之路线路图》

(3)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为其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今年(2019年)上半年,遂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

——摘自《遂宁新闻网》

(5)综合上述几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你为遂宁经济的发展提至少2条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