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二数学(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57403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9

1.单选题(共11题)

1.
已知集合,则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3B.4C.7D.8
2.
已知某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图象所对应的函数可能是(  )
A.B.
C.D.
3.
已知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记直线为坐标系原点)的斜率为,则(   )
A.至少存在两个点使得B.对于任意点都有
C.对于任意点都有D.存在点使得
4.
,则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B.C.D.
5.
已知数列中,,则(    )
A.B.C.D.
6.
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为(   )
A.B.
C.D.
7.
在曲线上运动,,且的最大值为,若,则的最小值为(    )
A.1B.2C.3D.4
8.
已知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三视图的长、宽、高分别为,且,则此三棱锥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
A.B.C.D.
9.
设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顶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则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A.2B.C.D.4
10.
已知袋子内有6个球,其中3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球,那么在已知第一次抽到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抽到红球的概率是(    )
A.B.C.D.
11.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为,输出的值是,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
C.D.

2.填空题(共4题)

12.
若对任意的,都有,且,则的值为________.
13.
已知sin2,则2cos2)=__________
14.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为面内一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15.
表示正整数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奇数与最小的奇数的等差中项,数列的前项和为,那么的值为_________.

3.解答题(共6题)

16.
已知函数
(1)讨论的极值点的个数;
(2)若,且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参考数据:

1.6
1.7
1.8

4.953
5.474
6.050

0.470
0.531
0.588
 
17.
中,
(1)求证:平分
(2)当时,若,求的长.
18.
在三棱锥中,

(1)求证:
(2)点上一动点,设为直线与平面所形成的角,求的最大值.
19.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在椭圆上,椭圆的左顶点为,左、右焦点分别为的面积是的面积的倍.
(1)求椭圆的方程;
(2)直线)与椭圆交于,连接并延长交椭圆,连接,指出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0.
国家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对夫妇生育2个孩子.在某地区的100000对已经生育了一胎的夫妇中,进行大数据统计得,有100对第一胎生育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其余的均为单胞胎.在这99900对恰好生育一孩的夫妇中,男方、女方都愿意生育二孩的有50000对,男方愿意生育二孩女方不愿意生育二孩的有对,男方不愿意生育二孩女方愿意生育二孩的有对,其余情形有对,且.现用样本的频率来估计总体的概率.
(1)说明“其余情形”指何种具体情形,并求出的值;
(2)该地区为进一步鼓励生育二孩,实行贴补政策:凡第一胎生育了一孩的夫妇一次性贴补5000元,第一胎生育了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夫妇只有一次性贴补15000元.第一胎已经生育了一孩再生育了二孩的夫妇一次性再贴补20000元.这种补贴政策直接提高了夫妇生育二孩的积极性:原先男方或女方中只有一方愿意生育二孩的夫妇现在都愿意生育二孩,但原先男方、女方都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夫妇仍然不愿意生育二孩.设为该地区的一对夫妇享受的生育贴补,求.
21.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不等式满足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