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3.
在联欢会上,有A、B、C三名选手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是在
的( )

A.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 B.三边中线的交点 |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 D.三边上高的交点 |
4.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EF的是( )
A.AB=DE,∠B=∠E,∠C=∠F | B.AC=DF,BC=EF,∠C=∠F | C.AB=FE,∠A=∠D,∠B=∠E | D.AB=DE,BC=EF,AC=DF |
2.填空题- (共4题)
3.解答题- (共5题)
11.
(问题情境)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12,AC=8,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
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

(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HL
(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 .
解后反思:题目中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初步运用)
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若EF=3,EC=2,求线段BF的长.
(灵活运用)
如图3,在△ABC中,∠A=90°,D为BC中点,DE⊥DF,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试猜想线段BE、CF、EF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12,AC=8,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
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

(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HL
(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 .
解后反思:题目中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初步运用)
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若EF=3,EC=2,求线段BF的长.
(灵活运用)
如图3,在△ABC中,∠A=90°,D为BC中点,DE⊥DF,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试猜想线段BE、CF、EF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3.
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动点,且∠DAE=45°,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连接DF.

(1)试说明:△AED≌△AFD;
(2)当BE=3,CE=9时,求∠BCF的度数和DE的长;

(1)试说明:△AED≌△AFD;
(2)当BE=3,CE=9时,求∠BCF的度数和DE的长;
14.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CD,AD∥BC, AB=3,BC=4,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使点A落在点E处,设DE与BC相交于点
A.![]() (1)判断△B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DF的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