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627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2/1

1.单选题(共7题)

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阅兵直播,不仅可以通过电视观看,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设备进行观看.这其中,百度APP直播期间累计观看人数就达到550000000,将55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B.C.D.
2.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边上的高,EAC的中点,P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PE的和最小时,∠CPE的度数是(   ).
A.30°B.45°C.60°D.90
3.
若分式的值等于0,则x的值为(   ).
A.-1B.1C.0D.2
4.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A.8B.4C.±4D.﹣4
5.
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6.
盛大庄严的阅兵仪式、热烈欢腾的群众游行、雍容绽放的焰火表演、璀璨夺目的光艺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令人记忆犹新.这背后彰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进步.下列庆典图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7.
如图,在△ABC中,∠ABC=50°,∠BAC=20°,D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C的交点,连接AD,则∠ADC的度数为(   ).
A.50°B.60°C.70°D.80°

2.填空题(共4题)

8.
如图在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中,步骤(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4)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分式的值为负数,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10.
如图,在△ABC中,AB=ACDAB延长线上一点,EBC延长线上一点,FCA延长线上一点,∠DBC=130°,则∠FAB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1.
如图,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
(1)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要求:不再添加辅助线,只需填一个答案即可)
(2)依据所添条件,判定全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答题(共11题)

12.
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一个代数式的正确计算结果,随后用手遮住了原代数式的一部分,如下图:

(1)求被手遮住部分的代数式,并将其化简;
(2)原代数式的值能等于吗?请说明理由.
13.
列方程解应用题: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止于珠海洪湾,总长 55 千米,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某天,甲乙两辆巴士均从香港口岸人工岛出发沿港珠澳大桥开往珠海洪湾,甲巴士平均每小时比乙巴士多行驶 10 千米,其行驶时间是乙巴士行驶时间的.求乘坐甲巴士从香港口岸人工岛出发到珠海洪湾需要多长时间.
14.
解方程:
15.
计算:
16.
计算:
17.
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过程时,小明同学通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剪拼的方法将一个角剪下来,然后把这个角进行平移,从而实现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移到一个平角中去,如图所示:

(1)小明同学根据剪拼的过程,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进行了推理证明,请你帮助小明完成
证明过程.
证明:过点BBN//AC,延长ABM





(2)小军仿照小明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进行了移动,也将三个内角转移到一个平角中去,只不过平角的顶点放到了AB边上,如图所示:请你仿照小明的证明过程,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进行证明.

(3)小兰的方法和小明以及小军的方法都不相同,她将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沿某一条直线翻折,一共进行了三次尝试,如图所示:

小兰第三次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请你写出证明思路.
18.
数学课上,王老师布置如下任务:
如图1,直线MN外一点A,过点A作直线MN的平行线.

(1)小路的作法如下:
① 在MN上任取一点B,作射线BA
② 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MNCD两点(点D位于BA的左侧),再以A为圆心,相同的长度为半径画弧EH,交BA于点E(点E位于点A上方);
③以E为圆心C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弧EH于点FF点位于BA左侧)
④作直线AF
⑤直线AF即为所求作平行线.
请你根据小路同学的作图方法,利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并完成以下推理,注明其中蕴含的数学依据:

(2)请你参考小路的作法,利用图2再设计一种“过点AMN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并说明其中蕴含的数学依据.
19.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BC延长线上一点,且CD=CB,连接AD,过点D,在DM上截取一点E,使得DE=AD,连接AE
(1)求证:
(2)猜想ECAD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0.
已知:如图,EF,为AC上两点,ADBC,∠1=∠2,AE=CF,求证:△ADF≌△CBE
21.
已知:DAC延长线上一点,且M是线段CD上一个动点,连接BM,延长MBH,使得以点B为中心,将线段BH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BQ,连接AQ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
(3)点N是射线AC上一点,且点N是点M关于点D的对称点,连接BN,如果 求线段AB的长.
22.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第九卷《勾股》主要讲述了以测量问题为中心的直角 三角形三边互求,之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折竹抵地”问题:
“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
译文:“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尺?”(备注:1丈=10尺)
如果设竹梢到折断处的长度为尺,那么折断处到竹子的根部用含的代数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