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273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30

1.简答题(共2题)

1.
一中食堂在开学前买了一桶未知密度的液态消毒剂,上标有“50千克,25%”的字样。问:

(1)这一桶消毒剂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2)第一次使用时,食堂工作人员取出8千克消毒剂,按使用标准,须将其配成2.5%的浓度再使用,请问要向8千克消毒剂中加入多少千克水才能符合使标准?
(3)下图所提供的仪器中,配制时需要用到的是  。(写仪器名称)
2.
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嘉善一中慈山上发现一块奇怪的矿石,他们用弹簧秤测得矿石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6牛,把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6牛,求:(g取10N/kg)
(1)矿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2)矿石的体积为多少米3
(3)矿石的密度为多少克/厘米3

2.选择题(共44题)

3.
白居易在往庐山上大林寺踏春时,发现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它描述影响山寺桃花迟开的主要因素是()
A.水B.土壤C.阳光D.温度
4.
如图将一个盆栽植物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茎和根沿原来水平方向生长
B.茎向上弯曲生长,根向下弯曲生长
C.茎向下弯曲生长,根向上弯曲生长
D.茎向下弯曲生长,根也向下弯曲生长
5.
甲睡觉前有意排尿,乙起床前有意憋尿,控制这两种行为的中枢是()
A.脊髓B.大脑C.小脑D.脑干
6.
某成年人因车祸受伤而大小便失禁,其原因可能是()
A.膀胱和肛门受损,失去作用
B.大脑没有完全发育
C.脊髓从胸部折断,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控制
D.大脑受损.破坏了所有的神经中枢
7.
悟能同学期中考试偷看被老师发现后表现出脸红、心跳加快,这主要由于人体中什么激素瞬间分泌量大增引起()
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性激素
8.
阮小七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
B.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9.
《水浒传》中描写的武大郎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由此可推测,可能是他幼年时()
A.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0.
悟空同学去药店给爷爷买了一盒药,可知他爷爷患有哪种疾病()
A.高血压B.夜盲症C.冠心病D.糖尿病
11.
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12.
下列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A.含羞草受到触动幼叶下垂B.蛾类夜间扑向灯火
C.蚂蚁趋向甜食D.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
13.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主要是由于什么在起作用()
A.垂体B.卵巢C.甲状腺D.胰岛素
14.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加入食盐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
如图中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哪一项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    )
A.AB.BC.CD.D
16.
林冲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17.
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关系是()
A.ρ>ρ>ρB.ρ>ρ>ρ
C.ρ>ρ>ρD.ρ>ρ>ρ
18.
李逵用餐时看到一碗里清汤上漂浮着少许花生油.这些油能浮在汤面上的原因是()
A.花生油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B.花生油的体积小于汤水的体积
C.花生油的质量小于汤水的质量
D.花生油的密度小于汤水的密度
19.
我国是世界上产盐最早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如图是反映我国古代的制盐工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A.蒸发溶剂
B.加热热饱和溶液
C.冷却热饱和溶液
D.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
20.
一杯60℃100克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恒温蒸发水时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知道哪次蒸发水时析出了晶体(  )
A.第1次B.第2次C.第3次D.都没有晶体析出
21.
下列各条件下,氢氧化钙质量分数最小的一项是(  )
A.10℃时的饱和溶液
B.20℃时的饱和溶液
C.50℃时的不饱和溶液
D.50℃时的饱和溶液
22.
下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碘酒C.泥水D.墨汁
23.
从100克8%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克,对于取出的这10克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仍为8%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可通过蒸发水的方法来增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4.
下列不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A.利用降温和加压的办法可使空气变为液体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有“白雾”
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啤酒外壁上会“出汗”
D.放在空气中的薯片会变软。
25.
夏天,实验员三藏大师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C.温度下降,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26.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27.
从海水中制取粗盐的方法是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盐田中()
A.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B.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D.水的质量不变
28.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克。在此温度下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45.8%B.31.4%C.20%D.无法确定
29.
消毒液用途比较广泛,使用消毒液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否则危害很大。鲁达同学在实验室根据说明书(如图)配制消毒液,下列肯定不需要的仪器是()
A.天平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
30.
已知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密度大。溶质质量分数为80%和2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无法确定
31.
下列各物理量中,与水的质量多少有关的是()
A.水的密度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C.水的比热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的质量
32.
今年3月21日,嘉善城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嘉善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属于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A.优B.良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
33.
2014年5月,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降
34.
如图,A、B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着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
C.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35.
悟净同学在家里把鸡蛋放入一杯水中,然后逐渐往水中加入细盐,鸡蛋在水中的浮沉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图中盐水的质量分数最小
B.在甲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最大
C.要使丙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应再加一些细盐
D.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在乙图和丙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6.
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如图甲);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如图乙)。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37.
在海滨浴场中水底布满石头,某人由浅水走向深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A.脚越来越痛,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脚越来越痛,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脚越来越不痛,因为人越来越轻
D.脚越来越不痛,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38.
有一空心铁球放入水中浸没后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入一些水,则该球( )
A.仍静止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D.静止、向上运动、向下运动都可能
39.
吴用同学在学习了浮力后遇到这样一个题目:“有一个实心金属球,用弹簧称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6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哪些未知的物理量?”一开始他犯了愁,但他有钻研精神,先自己独立分析思考,又和几位同学讨论,终于得出以下一些结果,你认为错误的是()(g取10N/kg)
A.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30牛
B.金属球排开水的质量是3千克
C.金属球的密度是1.7×103千克/米3
D.金属球的体积是3×10-33
40.
如图,在一体积为V的泡沫塑料上面用细线绑着一个铁块,使它漂浮在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现将泡沫塑料和铁块翻个身,使铁块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则泡沫塑料露出水面的体积()
A.大于V/2B.等于V/2
C.小于V/2D.因铁块的体积未知,故无法确定。
41.
如图,将长方体木块从甲状态(直立浮在水面上)变为乙状态(横浮在水面上)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木块底面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分别是()
A.变大,变大B.变小,变小
C.不变,变小D.不变,不变
42.
如图,在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对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至水面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压强保持不变B.所受浮力保持不变
C.所受浮力不断增大D.所受压强不断增大
43.
有一个物体悬浮在10%的食盐溶液中,向此溶液中加入一些新鲜的青菜叶,过一会儿该物体将( )
A.上浮B.下沉C.仍悬浮D.都有可能
44.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从而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下列不属于地球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
A.径流B.水汽输送C.太阳辐射D.蒸发
45.
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四季如春B.炎热干燥C.温和湿润D.雷电交加
46.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大气层是()
A.暖层B.中间层C.平流层D.对流层

3.填空题(共9题)

47.
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明的手指碰到火焰时下意识缩手,此反射活动完成的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2)若③损伤,是否会出现“缩手”的动作?(填是或否,下同) 是否产生痛觉?    
48.
嘉善一中于2014年9月29日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秋季运动会,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会开幕式的当天早上,公孙胜同学觉得天气较冷,则此时小他的血管状况应为如图中的     (填A、B或C)。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当戴宗同学一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这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3)完成从听到枪声到起跑这一过程要依赖的神经结构叫 ,其中骨骼肌代表这一结构的哪个部分?   
(4)戴宗在赛跑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或组织)是  。天气较冷,班级同学却热情高涨地为他呐喊加油,他们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49.
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2010年8月26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请问“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____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变大”)
51.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g取10N/kg)

(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一大队草船驶向曹营。曹营中的士兵以为有敌来袭,拼命的向草船射箭。此时,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将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牛。
52.
慈山下,萃池旁,学生美景相映和。
(1)萃池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如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与B相连的应该是蓄电池的____________极。

(2)若有质量相同的小木块(密度0.6g/cm3)和小石块(密度2.6g/cm3下同)放入萃池中央后静止,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__石块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小于);
(3)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萃池边的岩石与池水相比,________的温度高,这是因为萃池水的比热___________。
53.
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薄膜发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54.
如图为不同地方的水的沸点值。可知北京当时大气压值____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这个现象可以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5.
如图,山顶海拔为2500米,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比较A和B两地, 地气温较高,比较B和C两地,    地降水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44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