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一杯60℃100克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恒温蒸发水时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知道哪次蒸发水时析出了晶体( )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都没有晶体析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14 04:0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某温度下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蓝色晶体析出
B.溶液变为无色
C.有白色沉淀析出
D.溶液变为绿色
同类题2
下列实验现象的预测或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甲: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B.实验乙: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铜丝经过加热、冷却后a端略下降
C.实验丙: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少量蓝色晶体
D.实验丁: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同类题3
在某物质中,两种不同的粒子均匀混合在一起,这些粒子可以自由运动。当改变某种条件后,其中一种粒子有序排列起来。这可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过程( )
A.结晶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同类题4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海水分解
B.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大量蒸发
C.海水晒盐时,氯化钠溶解度减小,所以氯化钠结晶析出
D.利用阳光、风力使水分蒸发,氯化钠结晶析出
同类题5
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物质
0℃
10℃
20℃
30℃
A
3
5
10
20
B
6
8
10
15
C
15
8
5
4
A.10℃时,A、B和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30℃时,1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C.将10℃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变为不饱和溶液
D.30℃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