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某科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____________,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小芳在右上图中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①为了验证反应①,小芳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_。
②为了验证反应③是否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 Na2CO3 B HCl C FeCl3 D Ba(NO3)2
③依据反应④的原理,请写出工业上用熟石灰吸收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②在生产、生活中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芳通过实验验证,Ca(OH)2也有类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得出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____________,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小芳在右上图中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①为了验证反应①,小芳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_。
②为了验证反应③是否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 Na2CO3 B HCl C FeCl3 D Ba(NO3)2
③依据反应④的原理,请写出工业上用熟石灰吸收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②在生产、生活中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芳通过实验验证,Ca(OH)2也有类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得出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种汽水的配料为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苯甲酸钠、香料等。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白砂糖、苯甲酸钠等不显酸性。小明想利用这种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1)小明首先将适量的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建议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1)中已变红的溶液加热,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她这样建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小明首先将适量的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建议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1)中已变红的溶液加热,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她这样建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O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是方案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的干扰。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是方案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的干扰。
4.
生产光滑纸张使用的“钡白”有一种制法:①用盐酸处理碳酸钡;②向所得溶液加入硫酸。写出“钡白”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化学变化的理解,仿照例子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 主要实验现象 |
例:白色硫酸铜固体中滴加水 | 白色硫酸铜变成蓝色 |
(1)氯化铁溶液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无色透明的硝酸铅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题- (共19题)
6.
某同学向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A,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X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分别可能是


A.CO2、NaOH | B.HCl、浓硫酸 | C.CO2、浓硫酸 | D.HCl、Na2CO3 |
8.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各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是()
A.HCl、NaCl、NaNO3 |
B.NaCl、CuSO4、NaOH |
C.Na2SO4、Ba(NO3)2、HCl |
D.NH4NO3、NaOH、H2SO4 |
9.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样品的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这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尿素 |
B.Y为碳酸氢铵 |
C.常温下如果要鉴别Y、Z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
D.若过程Ⅱ中Y、Z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
10.
推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
B.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D.将某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0,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
11.
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服用含有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B.在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 |
C.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
D.在蚊虫叮咬处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蚊虫分泌出的蚁酸造成的痛痒 |
14.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定完全变质 |
B.若D为白色固体,则溶液A是Na2CO3溶液 |
C.若D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
D.若D为白色固体,且溶液C为红色,则样品一定部分变质 |
1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还可用于去除油脂 |
B.纯碱可在工业上用于制火碱,其热溶液可以除水垢 |
C.小苏打可用作发酵粉,常在做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中使用 |
D.碳酸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17.
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
A.H2S2O7 | B.H2S3O10 | C.H2S2O8 | D.H2S4O13 |
18.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B.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19.
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③②① |
21.
已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为9.6g,饱和食盐水与浓NH4HCO3溶液混合有沉淀产生,反应为NaCl+NH4HCO3 = NaHCO3↓+NH4C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 B.反应得到的溶液中NaHCO3已达到饱和 |
C.NH4Cl可作氮肥 | D.反应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
22.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工艺简洁、效率高。其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H2O+CO2 =NH4HCO3
②NaCl(饱和)+NH4HCO3 =NH4Cl+NaHCO3↓
③2NaHCO3
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NH3+H2O+CO2 =NH4HCO3
②NaCl(饱和)+NH4HCO3 =NH4Cl+NaHCO3↓
③2NaHC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反应是化合反应,②反应是置换反应 |
B.③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C.③反应后的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 |
D.反应结束后,只得到一种产物Na2CO3 |
23.
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OH 2Y+Cu(OH)2↓,则
A.X一定是Cu(NO3)2 | B.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大 |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 |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3.填空题- (共2题)
25.
酚酞试液是实验常用的指示剂,通常把酚酞固体溶解在90%的酒精溶液中配制而成。
(1)取1g酚酞固体配制成1000g酚酞试液,所得溶液中溶质酚酞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将2~3滴该酚酞试液滴入2mL NaOH的稀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
(3)在上述有色溶液中滴加足量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又可得到无色溶液。
(1)取1g酚酞固体配制成1000g酚酞试液,所得溶液中溶质酚酞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将2~3滴该酚酞试液滴入2mL NaOH的稀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
(3)在上述有色溶液中滴加足量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又可得到无色溶液。
26.
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_________ 、________(任举两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任举一例)。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_________ 、________(任举两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任举一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