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还可用于去除油脂
B.纯碱可在工业上用于制火碱,其热溶液可以除水垢
C.小苏打可用作发酵粉,常在做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中使用
D.碳酸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08 04:52: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C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C的化学式为
____
(3)若A、B、C分别为CO
2
、Na
2
CO
3
溶液、CaCO
3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B→C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_____
同类题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氢氧化钙可用作建筑材料
C.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同类题3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
2
CO
3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
2
CO
3
。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X是Ca(OH)
2
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原因____________。
(3)若猜想Ⅲ成立,则X是_________溶液。
(反思应用)
(4)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向一定质量的 Na
2
CO
3
、Na
2
SO
4
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 BaCl
2
、HCl 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 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B.c 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
C.m=2.33
D.取 d 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同类题5
螺壳中含有碳酸钙,小明认为可以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检验。往容器中放入螺壳并注入稀盐酸,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涂在玻璃片下表面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以证明螺壳中含有碳酸钙。请评价小明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明收集螺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并用如图乙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在广口瓶中先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适量稀盐酸,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
。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