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一章章节提升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58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简答题(共3题)

1.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镁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含镁元素且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g。
(2)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____g。
(3)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2.
某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探究实验:

(1)实验甲在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_____。
(2)取实验乙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加Na2CO3溶液,其pH变化如图丁所示。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过程中,“用玻璃棒将溶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_____,图丁中d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
3.
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
小柯
小江
小龙
操作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
加入足量的  
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现象
变红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没变质
变质
变质
 
(1)小江加入的“?”是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2.选择题(共15题)

4.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
C.用酚酞试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5.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 )
A.碳酸钠—纯碱—Na2CO3B.亚硝酸钠—食盐—NaNO2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D.氢氧化钠—烧碱—NaOH
6.
现有一瓶无色液体X,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如表中所示。则该无色液体X可能是(  )
加入物质
碳酸钾溶液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D.氯化钠溶液
7.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降低
C.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能进行,是因为有沉淀生成
8.
如图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发生的某一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时间,y是pH
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9.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B.
C.D.
10.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
A.CaCl2B.Na2CO3C.NaOHD.Na2CO3和NaOH
11.
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甲:水;①:食盐;乙:水;②:蔗糖
B.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C.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
D.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12.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Na2CO3、HCl、H2SO4
B.KCl、NaCl、Na2SO4
C.FeCl3、NaOH、KNO3
D.HCl、NaOH、Ca(OH)2
13.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酸和碱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4.
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的关系是
A.B.C.D.
15.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 OH -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 pH 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 OH -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16.
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A.食盐水(pH≈7)B.牙膏(pH≈9)
C.肥皂(pH≈10)D.米醋(pH≈3)
17.
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②③④⑤⑥⑦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
18.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H2O+CO2
B.Fe+H2SO4=FeSO4+H2
C.CaO+H2O=Ca(OH)2
D.AgNO3+NaCl=AgCl↓+ NaNO3

3.填空题(共5题)

19.
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_____7(选填“<”“>”或“=”)。
(2)某碱和某氧化物反应可生成Na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Na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A干冰   B氯化钠   C消石灰    D碳酸钠
(1)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____。
(2)水溶液呈碱性的盐是_____。
(3)腌制食品时用到的是_____。
21.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确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小程同学进行了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部分变质。他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两种试剂,这两种试剂依次为_______和_____,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
(1)盐酸、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①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性。②用水稀释浓硫酸时,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

(2)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①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有_____。
A.易溶于水
B.撞击易爆炸
C.受热易分解
②若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并用 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呈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③硝酸铵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3.
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 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g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见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

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_____。
A.钠元素B.碳元素
C.钡元素D.氧元素
(2)反应共生成沉淀____g。
(3)原样品中 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