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公益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59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简答题(共3题)

1.
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E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五类物质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_____类。
2.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的纯净生石灰(CaO)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生石灰25克,将其露置于空气中。
②一段时间后,称量发现质量增加了4克。
③将变质的“生石灰”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后,再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充分反应后称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2.2克。
回答下列问题。
(1)变质的“生石灰”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克。
(2)组成变质的“生石灰”各成分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故实验室中的生石灰应_____保存。
3.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6×10 -3 m2,一个冲程中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6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6×105 Pa,飞轮1min转动 20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kg),求:
(1)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2)汽油机的功率。
(3)若1min内消耗汽油22.5g,该汽油机的效率。

2.选择题(共20题)

4.
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能分别选择体重秤、刻度尺、秒表测量一些物理量,比较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利用所给实验器材你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 )
A.③种B.④种C.①种D.②种
5.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油脂会使人发胖,不要食用油脂
B.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壶要经常用清洁球清洗
C.冬季用煤取暧,为了防止煤气中毒,经常开窗通风
D.Cu+2H2SO4(浓)CuSO4+SO2↑+2H2O制取CuSO4的原理符合绿色化学的核心
6.
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图中的(    )
A.1B.2C.3D.4
7.
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番茄黄瓜B.米饭土豆
C.牛肉鸡蛋.D.色拉油花生
8.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盐酸里滴加碳酸钠时,立即产生气泡.这是因为(  )
A. Na2 CO3和稀盐酸不反应
B.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盐酸不足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 CO3+2HCl═2NaCl+O+C
D. Na2 CO3过量时,主要的反应是Na2 CO3+HCl═NaHCO3+NaCl
9.
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C.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量为12g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10.
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B.KOH溶液和稀盐酸
C.Fe2O3和稀盐酸D.Na2CO3粉末和稀盐酸
11.
某同学设计了把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全部转化为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ZnH2  Cu
方案二:CuOCuSO4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  ②产品纯净③步骤简单、方便  ④操作安全
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
13.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B.试管口的“白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
C.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D.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14.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 Fe2O3 Fe(OH)3
B.CuO CuSO4 CuCl2
C.S  SO2 H2SO4
D.CO2 Na2CO3NaOH
15.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16.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P点,使细线处于张紧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到最低点Q处细线恰好断裂,若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P到Q点的过程中,小球都受平衡力的作用
B.从P到Q点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逐渐增大
C.从P到Q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D.细线断裂后,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7.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飞轮每转两周完成一次做功冲程
B.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C.四冲程内燃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
1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粗糙斜面BC交于B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将质量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m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相同
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损失不相同
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
19.
如图所示,杠杆AOB可绕O点自由转动,为拉起悬挂于A端的重物G,小明竖直向下拉B断的轻质绳。在匀速拉起重物G的过程中,小明对绳端施加的拉力F1(   )
A.保持不变B.越来越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20.
小金设利用如图装置移动质量为 5kg 的物体 A ,小金在绳子自由端以 5N 的拉力使物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拉了 10s 共移动了 30m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8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绳子克服摩擦力做功为90JB.A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 45W
C.A物体物体移动速度是 2m/sD.这个装置所作有用功为 150J
21.
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OH    2Y+Cu(OH)2↓,则
A.X一定是Cu(NO32B.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大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2.
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SO4和CuS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左端上翘B.右端上翘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23.
甲、乙两种材料不同的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等,同时投入沸水中充分加热,先把甲金属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10℃取出甲金属块(不计水的质量变化),再把乙金属块由沸水投入该杯水中,热平衡后又使水温升高了10℃,则两金属块的比热关系是(  )
A.B.C.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填空题(共6题)

24.
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___。
25.
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食盐。
(1)过滤后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
(2)写出加入Na2CO3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
26.
如图所示,曲杆ABOCD自重不计,O为支点,AB=40cm,BO=60cm,OC=30cm,CD=40cm,B端所挂重物G=50N,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

(1)为使用力最小,这个力的方向如何?试在图上画出该力的示意图____
(2)求出该最小的力大小为___________。
27.
如图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103 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一切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

(1)作用于绳端的拉力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际所用拉力为400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g=10N/kg)
2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2的均匀木板AB的中点,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可绕通过B点的水平轴转动,板的A端系有轻绳,轻绳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后,握在人手中。当人用力拉绳时,滑轮两侧的绳都保持竖直方向,要使A端离开地面,求:

(1)人作用于绳的最小拉力_________________
(2)人对木板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
29.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左侧的墙壁上,小车放在粗糙的水平木板上。小车位于A点时弹簧恰好为自然长度,用力压缩弹簧使小车到达B点;松手后,小车由位置B运动至位置C,在位置C时速度为零。则小车从位置B运动至位置C的过程中,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在___(选填“A点”、“A点的左侧”或“A点的右侧”),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___(选填“减小”、“先减小后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或“增大”);小车从位置B运动到速度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