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日夜景

夏天的夜,带着温馨的夜风,带着热闹的蛙声,静悄悄地走近了我们。

翘首昂视,一匹柔美光滑的蓝色绸缎披盖了整个夜空。几颗星星眨着慵懒的眼睛,簇拥着一轮明月。它像一个闪闪发光的玉盘悬挂在天际,把皎洁的光华洒向人间。我远远地凝视着它,觉得它远得如同缥缈的仙境。可忽而我又觉得它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仿佛可以看见玉兔在月桂树下捣仙丹的情景。我漫无目的的沿着湖边走,在湖水的倒映下,我看见它正悄悄地跟着我,一刻也不分离。突然间,我竟然对它生了气。在这样静寂的夜晚,我本可以一人独自漫步,偷偷的想自己的心事,可是它却偏要跟随着我,窥探我的内心世界。看着湖里得意扬扬的它,我猛地拾起一块石子,扔向水中的月亮。水里的玉盘被打碎了,化作千万条银鱼在湖面上翻飞。

听!草丛里,小河边,青蛙、蝈蝈、蛐蛐正欢快地唱着小夜曲,举行夜间音乐演奏会呢。噢,是我错了,夏日的夜本来就是属于大家的,美好的事物本该众人拥有的,我怎能单独享受呢 我抬起头,歉意地对月亮笑笑,它像刚才一样,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我。身旁的冬青叶子在月亮下,像上了蜡似的,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虞美人羞涩地在黑夜中展开花蕾。鲜红的花朵在柔美的月光中,像一颗颗红玛瑙,又似一只只小灯笼。辽阔的田野早进入了梦乡。那翡翠般的禾苗,那崎岖不平的田埂,那发散着宜人芳香的小花,在这温馨的夏夜里也闭上了蒙眬的睡眼,在风儿轻柔的吹拂下,在青蛙欢乐的伴奏声中做着香甜的梦。

哦,迷人的夏夜!

【小题1】写出下列各字的形近字,再组词。
歉___ (______) 拥___ (______)
眨___ (______) 漫___ (______)
【小题2】在文中用“_________”画出两句拟人句,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翘首昂视空中的明月,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中,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描写夏日夜景?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夜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哦,迷人的夏夜!”这一句在全文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抒发作者感情
B.过渡,承上启下
C.总领全文,概括文章内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8 11:0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猗园。走进古猗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刻的是明代古猗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碧波荡漾、苍松翠竹、层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呀!

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见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子前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老师告诉我们:“当年,日本侵略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这个亭子。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听完介绍,我们不知不觉地紧握拳头,心中升起了怒火。

从缺角亭后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古色古香的石舫。水平如镜的戏鹅池池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丽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爆芽,桃花正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竟又回到了照壁前。

啊,古猗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________)
(2)形容器物、陈设或艺术作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________)
【小题2】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小题3】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A.照壁、九曲石桥、缺角亭、浮筠阁、照壁
B.照壁、缺角亭、九曲石桥、浮筠阁、照壁
C.照壁、缺角亭、浮筠阁、九曲石桥、照壁
D.照壁、九曲石桥、竹枝山、缺角亭、浮筠阁、照壁
【小题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③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小题1】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空气 ( )地呼吸 ( )的晚景 (  )地欣赏
( )的夕阳 (  )地爱抚 ( )的炊烟 (  )地啃着草
【小题2】把句中画线的部分用词语代替。
(1)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离别很久山村故乡。(______) 
(2)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点灰尘也不污染,非常清洁。 (_____) 
(3)这里看不到城市的那种车像流水,马像游龙,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____) 
(4)三五只水牛面对着充满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的乡村夜景,长叫几声。(_____) 
(5)我要把那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大水牛—拍摄下来。(____)
【小题3】短文第2、4自然段是按(____)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A.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B.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C.按不同方向转移顺序观察。D.按先整体后局部顺序观察。
摘录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第一段中写道:“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相照应?请画上“   ”线。 
【小题5】作者按由到的顺序观察了的乡村,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等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鼠(有删节)

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②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_____十分机灵_____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_____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_____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_____晴朗的夏夜_____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_____互相追逐嬉戏_____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③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叉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她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huo  he)又安全。

④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时候也吃鸟蛋。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坐在树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秋天,松鼠就储(cáng  zàng)过冬的食物,把它(sāi  sè)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冬天,它们有时候也用爪子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雪底下的食物。

【小题1】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huo  he)  储(cáng  zàng)  (sāi  sè)到
【小题2】读描写小松鼠外貌的段落,用“________”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并指出作者的描写顺序(四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第二自然段中加上标点。
【小题4】松鼠搭窝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松鼠常吃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巩乃斯的马》片段,完成后面习题。
有一次我在新疆巩乃斯草原,碰上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冲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行中扩展,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小题1】分别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2】巩乃斯草原夏日的雨有什么特点?

 
【小题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倏忽:
不安分:  
喧嚣:
裹挟:    
【小题4】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写得正确规范,至少4个。
  
   
【小题5】找出文中一处比喻比句,用曲线画出。
  
    
【小题6】课文把奔跑的马群比喻成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