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作坊中的日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对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消化进化”的重要事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并收取赋税
B.这一重大事件最终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C.倡导“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D.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4-11 09:4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A、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能够与时俱进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既缘于日本民族的“幸运”和“机智”,也缘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明少有的鉴别取舍能力,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孔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日本民族“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1894年日本发动了哪场侵略中国战争?战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条约?
材料二 下面是小明同学绘制的俄国近现代史示意图(部分)。

(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哪项措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B处是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列宁领导实施的什么政策?苏联成立后,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1932年,1/4的美国人失业,而在许多大城市里,成人的失业率甚至达到了1/2大约50万美国人失去了家园或农场,因为他们支付不起他们的抵押货款。成千上万的银行倒闭了,数百万的存款人失去了他们一生的储蓄。全世界的萧条也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极权主义正在推进中。“情形危急,”著名的政治分析家沃尔特李普受警告民选总统罗斯福,“你或许必须执行独裁权力。”罗斯福没有成为一位独裁者,但他确实采取了决定性的行动。他和国会立即采纳大胆的举措去减轻人民的痛苦,促进经济复兴。这些积极举措奠定了后来被称为福利资本主义的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应对美国经济的萧条,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特点是什么?为了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推行了哪项措施?

同类题4

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内容。
(步入近代)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1)材料一中提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制度初建)
材料二  “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序号标注的未填写的内容。

(2)①
(制度扩展)
材料三  “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奴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奴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俄国的哪一改革?此次改革在俄国发展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四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为了“弃旧图新”,在政治、经济方面分别采取的各一项措施?
(战后崛起)
材料五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六七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1967年,欧共体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