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A.获得美国援助B.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C.重视发展教育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2-09 05:0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角度一:科技促进工业发展
材料一 大西洋两岸部分国家工业产量比例示意图

——(摘编自《大国的兴衰》)

 
(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何时开始的?据材料一,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首先领先和后来居上的国家。
学习角度二:政策影响农业发展
材料二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下教材)

材料四  1927年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盘集体化政策”,开展了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2)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指出材料二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分析材料三四请分别对前苏联时期这两种农业政策作出正确评价。
学习角度三: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五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材料六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3)材料五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经济发生了怎样重大转变?据材料六分析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面临的危机是什么?他是怎样领导美国走出危机的?
(4)结合上述研究学习,试总结你对发展经济的认识。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将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权利法案》因此成为“英国宪政”中最奠基性文件之一。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一个基础。

——摘编自钱乘旦、徐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通过改革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俄国各界纷纷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1933年3月,罗斯福上任后,实施新政。参、众两院通过《银行紧急法案》;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业危机;5月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复兴署”,明确劳工的权利,整顿危机中的美国工业。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契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契约”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和俄国改革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能否帮助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