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代化指的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 等各方面的变革。
(1)“让人们将目光转向人而不是仰望神,是欧洲近代精神觉醒和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哪一思想文化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精神的产生?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通过这一改革,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了近代。”请问,材料指的是哪一场改革?这次改革有怎样的局限性?(或者列强这次改革中使“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 近代”的内容?)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通过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初步发展起来。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0-04-09 06:4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搜集各种报刊,看看外国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他们怎样看待当时的中国……他在寄呈道光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在编写《四洲志》之余,他还搜集了大量的船炮模型图纸等资料,希望进行仿制。

材料二 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100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开始办报,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时务报》曾日销17000份,“为中国有报以来之未有”。

材料三 20世纪初,《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关于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除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目的和近代哪一场探索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二,《时务报》宣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时务报》创办及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现象出现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报刊对近代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