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李白醉中捉月

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山路上爬行着一些衣衫褴褛的囚徒,其中有个手拄竹竿、脚步蹒跚的老人,他就是李白。这是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由于一个案件的牵连,被流放到夜郎去,途经这山势险恶、行路艰难的蜀道。

历经千难万险,他们来到高耸入云的白帝城。这时,突然传来一道圣旨,说是皇上已大赦这批犯人。李白开始不相信这是真的,看到人们在欢呼雀跃,才醒悟过来。

第二天一早  他迎着曙光乘上一条轻捷的小船  从长江上游漂流而下  沿途的壮丽景观目不暇接  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不绝于耳  他禁不住吟出  早发白帝城  诗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虽然活着回来了,但穷愁潦倒,贫病交加。然而,高傲一世的李白并不屈服命运的摆布,依然保持着洒脱、豪放的性格。当他住在安徽采石矶时,有一天夜里,他兴致勃勃地穿上当年在宫中穿的锦袍绣服,踏着月光来到江边,登上钓鱼小船,倒了两杯酒,邀请天上的明月来对饮。明月似玉盘,沉浸江水中。李白痛饮一杯,神思飞扬,再饮一杯,热血奔涌。他朦胧地看到水中圆月对自己含笑点头,就俯身用手去捉,不料“扑通”一声翻进了江中。后来宋朝时候,有人针对此事作诗道:“采石月下访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小题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A.
【小题2】“赦”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音节是( )。联系课文内容,“大赦”的意思是
【小题3】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指又高又险的山岭。( )
(2)形容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 )
(3)形容兴趣很浓,情绪很高,劲头十足。( )
【小题4】照样子,写句子。
“明月似玉盘,沉浸江水中。”这句采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来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诗句的意思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根据空间顺序,用“‖”给短文划分层次。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06:00: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快乐阅读。
自然界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含笑点头;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妍斗丽;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了花瓣;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进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叫,到时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访它。
【小题1】作者为了说明“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分别讲了三方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请在文中找出和这句话作用相同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小题3】下列植物开花的时间有早有迟,请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
①蒲公英   ②蛇麻草   ③芍药   ④丝瓜花
⑤野蔷薇   ⑥午时花   ⑦月光花   ⑧牵牛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困”字和“囚”字
中国汉朝的时候,有个孩子叫徐稚,他十分聪明,善于明辨是非。
有一天,徐稚从一家门口走过,看见院子里有一个人正举着大斧子砍树。徐稚很奇怪,于是,他走过去说:“大叔,你为什么要砍这棵树呢?”
那个人叹了一口气说:“唉,孩子,你太小了,不懂啊!”
“大叔,您跟我说说,叫我也明白明白好吗?”
“你看,我这个院子四四方方的,这个树长在中间。树就是木啊,四四方方中间一个‘木’字,写出来不就是一个‘囚’字吗?我住在院子里,多不吉利呀!”
徐稚听了,觉得很可笑,就耐心的劝告他说:“大叔,这个大树像伞,它在烈日能给你遮阴凉,刮起风来能挡土,还能给你提供新鲜的空气哪!砍了它,太可惜了。” 
“不行,只有砍了它才能脱离困境。我非砍了它不可!”说着,他举起斧子又要砍树
徐稚想了想,一拍脑门,有办法了!他装作很难过的样子说:“大叔,别砍这棵树了,
还是先把你的房子拆掉吧!您看,您住的房子也是四四方方的。你想想,四四方方中间一个‘人’,不就是‘囚’字吗?您把大树砍了,却在房子里当囚犯,不是照样不吉利吗?”
“可……可也是。那房子拆了,我住在哪儿呢?”
“砍了它,太可惜了。” 
徐稚笑了:“我说呀,大树别砍,房子也别拆,那全是迷信。其实倒霉不倒霉,不在房子和树,全在您自己呀!”那个人听了放下了斧子。
【小题1】联系短文内容,把下面正确的说法打上“√”
①“吉利”和“倒霉”在文中是意思相反的词语。(    ) 
②“我非砍了它不可”和“我不砍它”这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同(    )
③读下面两个句子的时候,语气完全相同。(    )   
A.大叔,你为什么要砍这棵树呢? 
B.大叔,您跟我说说,叫我也明白明白好吗?
【小题2】大树生长在院子有三点好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认为徐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写在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记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脾气好且极少发火的父亲,第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了重重的一巴掌。

起因非常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5 分钱买了两碗小米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而且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我甚至在内心发誓,自己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哪怕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的这一记耳光付出十倍、百倍乃至更多的代价。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沉默许久,他靠在床边,点燃了一支香烟。

就是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一直对他百般呵护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

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奖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发展成了一名江洋大盗。后来他被逮捕归案,判了死刑。临刑前,他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地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却不教育我。如果我当初偷了邻居家的东西时,你不是夸奖我,而是责备我,让我明辨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了一块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后勤财会部主任十几年了,经手的钱财成千上万,但我从没有拿过一分一厘。我虽清贫,却问心无愧。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因为坐车不买票和偷拿人家的东西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字——贪!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呀!”说着,父亲站起身,从衣架上的西装里取出钱包,掏出2 毛钱放在桌子上,严肃地叮嘱我:“你再去游泳时,还坐原来的那辆公交车,要多买一张票,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

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我虽然还不能完完全全地懂得故事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但是凭直觉我感觉到了父亲的舐(shì)犊(dú)之情。

从那以后,每逢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我总会想起那一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小题1】文中有许多成语运用得非常准确,请你摘抄在横线上(最少四个),并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我”挨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我的心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父亲给“我”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父亲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请将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为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军队入侵意大利,意大利军队奋起反抗。由于人少,他们的指挥部被奥地利军队包围了。
奥地利军队从三面向指挥部发起猛攻,意大利军队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侵略军的进攻。但奥地利军队人多炮猛,意大利军队伤亡惨重,渐渐抵挡不住了,急需有人出去请求增援部队。
一位少年鼓手说:“让我去吧!”守卫队的大尉指挥官写了一封信,交给少年鼓手,然后用绳子把他从大楼的窗口吊下去。少年鼓手揣着大尉的信,躲过敌人的监视,猫着腰,飞快地向山坡下跑去。
不一会儿,少年鼓手被奥地利哨兵发现了,随即一阵猛烈的炮火向他射来。少年鼓手不幸中弹倒下了。他咬紧牙关,忍着剧痛,冒着敌人的炮火,爬过山坡。这时,血一滴一滴地洒在他爬过的草地上。
爬过山坡,他又拼足力气站起来,一跛一拐地跑过田野,来到部队的驻地,把大尉的求援信交给了一位军官,便倒了下去。
这位军官一看信,立即派出骑兵,飞速赶去增援。守卫队大尉一看援军来了,便指挥部队出击,两军前后夹攻,侵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指挥部的围困解除了。
(1)给这篇文章加一个题目(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2)这篇课文记叙了(  ),歌颂了(  )。
(3)分段,概括段意。
(4)解释词语。
①增援:
②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