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守林人
“八仙桌子”自然保护区是天津市的最高点。每一个登上保护区顶峰的人,都会对那里的守林人肃然起敬。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时近黄昏,我们终于登上了海拔一千多米的顶峰。山巅上有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这就是守林人邓福春和李世春办公、休息的地方。通过谈话,我们(了解 理解)到大自然保护区资源非常( 丰富 丰盛 )。三万亩林子简直就是林海,不仅有松树、果树,还特别( 适合 适应 )次生阔叶树生长。这里还有两百多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森林中有很多野生动物,地上跑着狍子、狐狸、豹,树上有几十种鸟在鸣叫。
谈了一会儿,突然雷声滚滚,闪电霍霍,风雨大作。“场部,场部,山上有暴雨雷电!”李世春抄起报话机叫道。“密切注意山林情况!”场部命令。话音未落,又是一道闪电,一声闷雷,仿佛要劈开我们所在的这座山峰。放下话机,老少二人走出小屋,仔细地(观察 观看)着山林,他们的身影在雷雨中(晃动 摆动)……
山美,森林美。看林人——普通农民,成年累月辛勤地守卫着大山。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山里的一切才显得更美丽。这样的守林人,怎么不是人肃然起敬呢?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给下列多音字找朋友

3、“这样的守林人,怎么不是人肃然起敬呢?”改成肯定句
4、是什么让我们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18 01:0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 侍),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加上隋炀帝它的对面建了皇宫,从此,这儿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 碉)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园 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煌 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轮 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1)在括号里正确字的下面打√。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宜”,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如用部首查字法,应当先查  部,再查 画。
景色宜人中的“宜”的意思是(  )。
a.适合,适当;
b.应该,应当;
c.当然,无怪。
(3)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用“~~”划出另一处文中运用同样说明方法的句子。
(4)龙门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5)龙门石窟中的最大的佛像是 。它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 )的情操、( )的感情、( )的胸怀和( )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