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数学
题干
根据以下作图过程解决问题:
第一步:在数轴上,点O表示数0,点A表示数
1,点B表示数2,以AB为直径作半圆;
第二步:以B点为圆心,1为半径作弧交半圆于点C(如图);
第三步:以A点为圆心,AC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点M.
则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8-07-27 09:09: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等边
中,
是
的角平分线,
为
上一点,以
为一边且在
下方作等边
,连接
.
(
)求证:
≌
.
(
)延长
至
,
为
上一点,连接
、
使
,若
,求
的长.
同类题2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和b,斜边长度为c,则a
2
+b
2
=c
2
,即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此结论称为勾股定理.在一张纸上画两个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ABC和A′B′C′,并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点C和A′重合,且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互相垂直).请利用拼得的图形证明勾股定理.
同类题3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 )
(1)已知直角三角形面积为4,两直角边的比为1:2,则它的斜边为5;
(2)直角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26,最短边长为10,则另一边长为24;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为n
2
﹣1和2n,则斜边长为n
2
+1;
(4)等腰三角形面积为12,底边上的底为4,则腰长为5.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同类题4
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
=6
cm
,
BC
=8
cm
,现将直角边
AC
沿直线
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
AB
上,且与
AE
重合,求
BD
的长.
同类题5
魏朝时期,刘徽利用下图通过“以盈补虚,出入相补”的方法,即“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证明了勾股定理.若图中BF=1,CF=2,则AE的长为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图形的性质
三角形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及应用
勾股定理
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