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数学
题干
如图①,在4×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
P
、
Q
分别从点
D
、
A
同时出发向右移动,点
P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
Q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点
P
运动到点
C
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0<
t
<4).
(1)请在4×8的网格纸图①中画出
t
为3秒时的线段
PQ
.并求其长度;
(2)若
M
是
BC
的中点,记△
PQM
的面积为
S
,请用含有
t
的代数式来表示
S
;
(3)当
t
为多少时,△
PQB
是以
P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9-11-18 03:1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已知线段
AB
=m(m为常数),点
C
为直线
AB
上一点(不与点
A
、
B
重合),点
M
、
N
分别在线段
BC
、
AC
上,且满足
CN
=3
AN
,
CM
=3
BM
.
(1)如图,当点
C
恰好在线段
AB
中点,且m=8时,则
MN
=______;
(2) 若点
C
在点
A
左侧,同时点
M
在线段
AB
上(不与端点重合),请判断
CN+
2
AM
-2
MN
的值是否与m有关?并说明理由.
(3) 若点
C
是直线
AB
上一点(不与点
A
、
B
重合),同时点
M
在线段
AB
上(不与端点重合),求
MN
长度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同类题2
根据题意及解答过程填空:
如图所示,AB=10cm,D为AC的中点,DC=2cm,BE=
,求CE的长。
解:因为D为AC的中点,DC=2cm.
所以AC="_______DC=_______" cm.
由图可知:BC="______" -AC
="10" cm-____cm
=_______cm.
所以BE=
=______cm.
所以CE=BC-BE=_____cm.
同类题3
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 “折线数轴” .图中点A表示-11,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9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问:(1)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多少时间?
(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求当t为何值时,P、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
同类题4
如图,在数轴上,点
表示
,点
表示
,点
表示
.动点
从点
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
从点
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秒.
(1)当
为何值时,
、
两点相遇?相遇点
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2)在点
出发后到达点
之前,求
为何值时,点
到点
的距离与点
到点
的距离相等;
(3)在点
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是
的中点,在点
到达点
之前,求
的值.
同类题5
如图①,已知线段AB=12 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
(1)若点C恰好是AB中点,则DE=
_____
cm.
(2)若AC=4 cm,求DE的长;
(3)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说明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2 cm),DE的长不变;
(4)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12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0°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相关知识点
图形的性质
几何图形初步
直线、射线、线段
勾股定理与网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