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搀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
(小题2)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小题4)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表达了
的主旨;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
(小题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
策之不以其道()
(3)
遂许焉()(4)汪汪之声不
已()
(小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
(小题7)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小题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小题9)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