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苦 恼
——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他那匹小马也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得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姚纳和他的瘦马已经有很久停在那个地方没动了。自午饭以前从大车店出来,他们还没拉一趟生意。可是现在傍晚的暗影已经笼罩全城。街灯的暗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
姚纳猛的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为了表示同意,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
“你往哪儿闯,鬼东西!”姚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 “鬼把你支使到哪儿去啊?靠右走!”
“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姚纳回过头瞧瞧乘客,努动他的嘴唇。……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车夫欠起身子,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伛下腰,又不动了。……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姚纳抖动缰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一个卢布也罢,五戈比也罢,如今在他都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
“好,走吧!”驼子站在那儿,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对着姚纳的后脑壳喷气。
“快点跑!嘿,老兄,瞧瞧你的这顶帽子!全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
“嘻嘻……嘻嘻……”姚纳笑着说,“凑合着戴吧……”
“喂,你少废话,赶车!莫非你要照这样走一路?是吗?要给你一个脖儿拐?……”
姚纳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姚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那你就稍微鼓励他一下……给他一个脖儿拐!”
姚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
“赶车的,你有老婆吗?”高个子问。
“我?老婆在坟墓里!现在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这真是怪事,死神认错门了……他原本应该来找我,却去找了我的儿子……”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又孤身一人,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
……
姚纳望了望大车店里横七竖八睡熟的人们,后悔回来早了。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姚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竟有这样的事!”
姚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应当描摹一下怎样下葬,后来他怎样到医院里去取死人的衣服。
“去看一看马吧,”姚纳想,“要睡觉,有的是时间。……不用担心,总能睡够的。”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只要他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有删改)
【注释】①马的饲料。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契诃夫善于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做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从《苦恼》中就可看出来。
B.这篇小说多用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姚纳拉三个年轻人时,不但没有为他们辱骂和动手打他感到痛苦,反而觉得 “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这说明他宁愿被打骂也不愿孤独。
C.姚纳与其他人物的对话,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姚纳老实木讷、惶恐谦卑的性格特点,而且鲜明地表现了军人的蛮横霸道、三个年轻人的卑劣无赖、年轻车夫的冷酷无情。
D.开头写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与小马呆呆不动的姿态极为相似,说明人与马的处境是一样的,他们都孤立无援,命运悲苦,两者都是小说的主角。
E.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将人的冷漠与马的“倾听”形成强烈反差,收到了感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也让我们在为主人公命运悲伤的同时有所思考。
【小题2】小说中车夫姚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开篇用了大量笔墨进行景物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的标题是“苦恼”,请结合全文说说车夫姚纳有哪些苦恼,并联系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01:59: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1分)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小题1】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小题2】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最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3】小说的内容十分感人,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不超过30字)(3分)
【小题4】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
②“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4分)
【小题5】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6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警惕电子雾
  在广泛使用空调、电脑、手机、随身听、电视、微波炉、冰箱、电磁炉……这些电器设备的今天,随之一个重大的污染难题就出现了,电器设备辐射出的电子雾越来越多。
  傍晚回家,茶余饭后,安坐在沙发上欣赏电视节目,消除一天的疲劳。你可知道,在无形中你正在遭受电磁波的污染,而且距离电视机越近污染越严重。有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生物学家对1700名流产的孕妇进行了调查,这些孕妇当中,有75%的流产发生在冬季的三个月里,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使用电热毯最多、最集中,而她们都曾使用过电热毯。有人对近15000名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调查发现,每周使用录像机、显示器20小时以上者,身体健康比不使用者差一半,孕妇的不良反应达到90%。美国一位30多岁的妇女因严重心律不齐,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出院后,她只要一跨进超市就感到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一回到家里就恢复了正常。后来请教了专家,才明白大型超市里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发出的强大电磁波干扰了植入的心脏起搏器的正常运转。
  电子雾污染的最大危害还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看不见、听不到,不显山不露水。在一般情况下,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并不多。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子雾污染,这种污染辐射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是在不知不觉中,长期地作用于人体。那些充斥于空间的电磁波穿透力极强,透过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平时或许不太引人关注,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深层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
  电子雾干扰人体的生物磁场,伤害人体细胞,扰乱人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使人体免疫力、生殖能力、代谢能力下降。极易导致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出现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甚至心肌梗死、脑梗死……国外研究证明,电子雾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癌细胞增加。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宅居民,患乳腺癌的几率比常人高7.4倍!在高压线附近作业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意大利医学专家认为,他们国家每年大约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主要原因是电磁污染所致!尤其是距离高压线较近的儿童家庭,是更为直接的受害者。
(资料《生活与健康》2005年第10期 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电子雾是从电器设备辐射出的,电子雾污染就是电磁波污染。
B.给人体造成损害的电子雾多数是过量的超强的电磁波强辐射。
C.电磁波会干扰人体的生物磁场,也会干扰植入人体的心脏起搏器的运转。
D.一旦电磁波透过体表进入深层组织和器官,深层组织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
  E.电子雾污染导致孕妇流产,儿童罹患白血病,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了吸烟。
 【小题2】在日常生活中,电子雾危害人体时,具有什么特点?请分条简洁概括。(4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无论从纵向的时间角度还是从横向的空间角度看,近代岭南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鲜明的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精神。
一方面,近代岭南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岭南文化经世致用的功利性特征。早在古代,地处南海之滨的岭南地区,商贸素称发达。处于岭南中心的广州是中国最古老的海港城市,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岭南又因大山阻隔而少受北方战乱和政治风波的干扰,逐渐形成了重利实惠的社会风尚。在这种商业氛围的影响下,岭南的文化人士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是国家的命脉,乃苍生之所依,因而他们的学术视野无不关注到这一领域。从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到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都体现了岭南学者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而岭南地区在明清之际一大批儒商的崛起,更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广州因外贸的刺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意识不断强化和明确化,重商、求利的价值取向更显突出。特别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贸易的进入岭南,进一步助长了岭南人务实求利、经世致用的观念意识。这一特征不仅反映在近代岭南思想家们的思想体系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上,而且也更集中地表现在近代岭南的经济思想之中。事实上,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几种有影响的经济思想皆发源于岭南,几个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家也产生于岭南。从洪秀全、洪仁玕,到郑观应、何启,再到康有为、梁启超,一直至孙中山,均是如此。
另一方面,近代岭南文化也承续了开拓创新的岭南人文精神。唐代张九龄开创了诗歌的清淡之风,一洗六朝与初唐的脂粉之气;慧能改革佛教,首创南禅的顿悟法门;明代丘濬革新了以明理学为主导的思想,首开政治经济学术方向,“经济理学,兼而有之”;陈白沙创江门学派,与传统理学抗衡,早于王阳明走向心学倾向。到了近代,开拓创新的岭南精神得到进一步强化和集中体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斗争,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黄遵宪进行的诗界革命,陈澧开创的新的地理、音韵研究方法,如此等等,无一不体现近代岭南文化开拓创新的文化特质。而且,近代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相对于近代整个中国文化思想的封闭格局更显得耀眼和可贵,使得岭南地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精神的发源之地。
(节选自唐孝祥《岭南文化的近代精神与未来发展对策》
【小题1】下列对岭南文化经世致用的功利性特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岭南文化有重商的价值取向。
B.岭南文化人士有重视国计民生的传统。
C.岭南文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动接纳。
D.岭南文化具有重利实惠的特点。
【小题2】下列不能证明近代岭南文化具有经世致用或开拓创新精神的一项是(    )
A.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和屈大均的《广东新语》。
B.近代几种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和几个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家都产生于岭南。
C.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斗争,孙中山领导了旧民主主义革命。
D.梁启超创造了新文体,黄遵宪进行了诗界革命。
【小题3】下列关于岭南文化的叙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岭南之前,岭南文化重商求利的价值取向尚不鲜明。
B.岭南文化人士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岭南经济是国家的命脉,乃苍生所依。
C.丘濬和陈白沙在理学方面的革新和发展,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
D.岭南文化的近代发展历史在近代整个中国的文化思想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之学是仁礼之学。从广义上说,仁是爱人之心,礼是社会秩序。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中和之道。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受孔子和儒学的影响,中和之道成为主流的核心的意识,左右中华思想发展的方向和中华文化的生态。构成中华思想文化核心的儒、佛、道三家哲学,都是崇尚中道的哲学,而形态各有不同。儒家讲仁礼中和之道,始终高举仁爱、礼义的大旗,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奋斗目标。道家与道教讲阴阳中和之道,老子主张“守中”,“知和曰常”,以中和为贵,庄子有“天和”“人和”之说。佛教哲学可称为缘起中和之道,主张离断常见,不执于有,不执于无,亦不执于不执,是谓中道。由此之故,在中国思想史上,极端主义、诡秘主义皆无大的市场,不能成为主流意识,人文与宗教、信仰与理性能够互制互补,各种学说中形成温和主义占主导的传统,避免了大的宗教狂热和反宗教狂热。中和之道使中华文明形成多元通和模式,表现为包容性大,排他性小,它是多样的开放的和谐的,各种学说和各类宗教渐行渐近,相互吸收,汇合融通,大多数中国人成为宗教和百家的“混血儿”。文化的摩擦与冲突也时有发生,偏激主义也曾风行,但都因不符合中华文明的底色和基因而未积淀下来,终于被淘汰出局。
当今时代,世界文明面临一次新的大规模的转型,它要求在思想文化上由贵斗哲学为主转变为贵和哲学为主,由文化激进主义转变为文化改良主义,由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论转变为人与自然是一家的生态论,由欧洲中心论转变为文化多元论,等等。所有这些文明的转型,一言以蔽之,偏激主义已经过时,温和主义时代已经到来。
温和主义不是某种特定的文化,而是指对待不同文化的理性的稳健的态度。各种文化与价值观中都有温和主义存在,温和主义是文化与价值观健康化的保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未来的命运决定于温和主义能否替代偏激主义而成为主流思潮。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孔子的中和之道会大放光彩。中和之道主张社会进步,但要稳步推进,适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也能为大多数人理解。中和之道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矛盾的普遍性,而主张海纳百川、彼此尊重,不赞成“仇必仇到底”,主张“仇必和而解”,实现四海一家、世界大同。中和之道的天人合一论、天下一家论、殊途同归论、和而不同论,正是可以对治生态危机、唯我独尊、单边主义、极端主义的佳方良药。中和之道是温和主义的哲学,孔子是温和主义的宗师。儒家中和之道的温和性质,使儒学避免走上霸权道路。它不会威胁任何其他文明,却能够促进文明对话与和解,给世界带来和平。在贵斗哲学高涨的年代,儒家中和之道的温和主义色彩被认为是缺点;在贵和哲学成为普遍需要的新时代,儒家的温和主义则展现出它超前的文明睿智和高度。
时代在呼唤温和主义,社会在推动温和主义,严酷的现实在彰显温和主义,温和主义正在从理想王国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走进国际交往的实践活动,社会需要它,民众欢迎它。它流行得越快越广,和谐世界就越会早日到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于中和之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和之道是在孔子仁礼之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核心意识,对中华思想发展的方向和中华文化的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B.儒、佛、道三家都崇尚中和之道,但中和之道在各家体现的形态是不同的,儒家讲仁礼中和之道,道家讲阴阳中和之道,佛教则不执于有、无以及不执。
C.中和之道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矛盾的普遍性,主张包容,不赞成排他,它使得各种学说和各类宗教渐近、互补、融通,也使得许多中国人兼容宗教百家。
D.在世界文明转型的时代,偏激主义已经过时,温和主义时代已经到来,中和之道会发挥其作用,可以解决生态危机、极端主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讲仁礼之学,儒家讲仁礼中和之道,“仁”即仁爱,“礼”即礼义,儒家中道哲学也是温和主义的哲学,孔子是温和主义的宗师。
B.温和主义是一种对待不同文化的理性的稳健的态度,它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与价值观中,是文化与价值观健康化的保障。
C.中和之道主张社会稳步推进,适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也能为大多数人理解,在温和主义盛行的时代条件下,中和之道会大放光彩。
D.时代呼唤温和主义,民众欢迎温和主义,温和主义能否成为主流思潮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命运;温和主义流行越广泛,世界也就越和谐。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思想史上,由于核心文化崇尚中道,故而极端主义、诡秘主义未成为主流意识,偏激主义也因不符合中华文明的底色和基因而被淘汰出局。
B.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中和之道的“仇必和而解”,“四海一家、世界大同”的主张,既带有温和主义色彩这一缺点,又展现出超前的文明睿智和高度。
C.温和主义原本是一种理想,但在人类思想文化由贵斗哲学为主转变为贵和哲学为主的今天,这种理想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走进国际交往的实践活动。
D.儒家中和之道性质温和不霸道,不会威胁任何其他文明,它必将对促进文明对话与和解,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分子机器人
“分子机器人”就是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机器人,其长短大小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是1米的10亿分之一)。原子的大小大约为0.1纳米,分子机器人其实就是把数十个或者数百个原子组合起来制成的机器人。
制造分子机器人的最初构想要回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的1950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第一次提出,未来制造微小机械让其执行各种各样的作业将成为可能。尽管费曼并没有提出分子机器人的具体概念,但是从那以后,制造分子机器人就成为人类的向往。不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轻而易举,单单操作纳米尺度上的原子、分子就极其困难,况且科学家组装起来的还必须是“把操作和作为目的,能自动运行”的机械。
对一般机械,如汽车来说,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对分子机器人来说也是如此,若干种相当于发动机的装置正在研制中。比如偶氮苯分子,这种分子是将两个苯环用两个氮原子连接而成的。有趣的是,在不同的光照下,偶氮苯的构造会发生变化:当照射紫外线的时候,苯环彼此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当照射可见光的时候,苯环彼此之间的距离会伸长。如果能让收缩和伸长这两个动作多次反复进行,那么,靠光照运行的机器人就呼之欲出了。
还有一种双环结构也可以充当分子机器人的“发动机”,有人把其称为分子尺寸的“智慧之环”。它是由两个环和金属原子(一般是铜原子)构成的,这两个环像锁链一样套接在一起,金属原子嵌在它们相交的部位。这样就可以把它作为“发动机”使用了。向双环结构施加电压或撤除电压,金属原子的电子数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发生了氧化或还原反应),双环与金属原子结合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于是这个双环结构就会反复不停地运动起来。
目前,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了更为先进的分子机器人,这就是能够夹持分子,进而扭转使分子变形的“分子钳”。
分子钳的构造是这样的,“发动机”采用前面提到过的偶氮苯,在分子钳中,偶氮苯所提供的“动力”相当于对钳子的握把。把偶氮苯的动作传递给分子钳的前端、起支点作用的“部件”是二茂铁。我们知道,在机械中有一种使旋转运动平滑进行的部件,那就是轴承。与此相近,科学家在分子钳的前端采用了一种称为“锌卟啉”的部件,它具有易与碱性物质分子相结合(即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一旦分子钳与碱性物质分子接触,分子钳的前端就会与碱性物质分子相结合,于是分子钳便“夹紧”了分子。此时一旦照射紫外线,苯环就会收缩,这个动作通过充当支点的二茂铁传递给分子钳前端的锌卟啉,分子钳的前端就会开启;当照射可见光时,苯环就会伸长,于是分子钳前端就会闭合。与分子钳前端结合的碱性物质分子的形态就会因这一伸一缩、一紧一松而被迫扭转变形。
分子钳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分子机器人对目标分子进行某些实际操作,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分子钳的开发使分子机器人的开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分子机器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分子机器人是把数十个或者数百个原子组合起来制成的其长短大小仅相当于1纳米左右的机器人。
B.分子机器人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1950年提出来的。
C.分子机器人也有“发动机”装置,只不过它的“发动机”很特别,不同于汽车的发动机。D.“分子钳”机器人由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是能夹持分子进而扭转使分子变形的先进的机器人。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分子钳机器人把偶氮苯作为“发动机”,把二茂铁作为“轴承”,把锌卟啉作为“钳子”。
B.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把理查德·费曼制造微小机械让其执行作业的最初构想变成了现实
C.偶氮苯被可见光照射时,苯环彼此间的距离会缩短;偶氮苯被紫外线照射时,苯环彼此间的距离会伸长。
D.分子钳前端的“锌卟啉”与碱性物资分子相结合,分子钳就会“夹紧”分子。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偶氮苯在不同的光照下其构造会发生变化,分子钳的“发动机”就是靠光照运行的。
B.分子机器人的“发动机”有多种,智慧之环的“发动机”是靠施加电压或解除电压来运行的。
C.分子钳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机器人,分子钳机器人的“发动机”比智慧之环更先进。
D.开发分子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把分子机器人运用到医疗、工程等某些实际操作中,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小题4】对于分子机器人而言,什么是“智慧之环”?结合文章内容对此下定义,不超过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