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的。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万变,不可琢磨。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象。况且动是生命之表示,精神之作用。【甲】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乙】 但是艺术是否能表现“动”?怎样才能表现“动”? 我们拿一张照片《行走的人》和罗丹雕刻的《行走的人》一比较,就觉得照片中的人提起了一只脚,而凝住不动,好像麻木了一样;而罗丹的石刻确是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丙】罗丹说:“你们问我雕刻怎样才能表现‘动象’?其实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
【小题1】上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积微成著B.琢磨C.况且D.姗姗而去
【小题2】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小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的“先占”原则。
B.“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既有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格局,亦有高增长高物价的过热场面,更因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遭遇了经济急速下滑的考验。
C.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开播后,不管是参加节目体验的明星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都会更加体谅自己的妻子,更需要做一个好父亲的决心。
D.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如何创新价格机制,降低采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供暖的成本,促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和大气污染治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08 06:0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的节奏与教育的节奏

①学校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教育则是一场深入生命的探险。那些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探险者,如蒙台梭利、怀特海、维果茨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了学校旅程中最重要的秘密:生命是有节奏的,睿智的教育期待着与生命的和鸣共振。

②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亏,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生老病死。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学。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也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③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④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育界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奥数”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再等等看……

⑤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没有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内存”而“死机”;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将已存在于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义,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因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是有节奏的。教育的节奏,不仅要符合自然的节奏,也要符合生命的节奏。
B.教育有最佳期。抓住了儿童生命发展的敏感期,也就抓住了儿童教育的最佳期。
C.最佳期的教育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D.“浪花是大海吹出的泡泡,我是妈妈吹出的泡泡”也是一份美丽而珍贵的浪漫。
【小题2】文章第③段结尾说“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第④段却说“教育又必须等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题3】请简要归纳文章的论述层次。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期以来,一些虚假广告屡禁不绝,与处罚力度过轻、执法不严有关。几百元、几千元的处罚,相对违法广告的获益来说,不过是 ,难以形成有效震慑,更让少数人 。俗话说,重典治乱,猛药去疴。面对虚假广告这个沉疴痼疾,必须整合力量、重拳出击。近年来,(   ),例如“医药广告演员”胡祖秦就被刑拘。类似因虚假广告入刑的案例越多,相关执法越严格,广告市场就会越清朗。
处罚力度是一方面,处罚对象是另一方面,要让处罚达到应有效果,这两方面都是应该关注的重点。此神医被查、彼神医登场,高压之下虚假广告的 ,值得深思。现实中,广告出演者、当事企业常被追责,而广告刊播平台往往只是被处以罚款。事实上,虚假广告借助于大众媒体传播,依赖的是大众传媒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广告宣传也一样。无论是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还是社交网站、客户端等新平台,都必须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不能 、违背事实。如果当好内容把关人,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才能封堵住虚假广告的传播路径,使其彻底淡出百姓生活。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当好内容把关人,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才能封堵住虚假广告的传播路径。
B.如果当好内容把关人,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就能封堵住虚假广告的传播路径。
C.当好内容把关人,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才能封堵住虚假广告的传播路径。
D.当好内容把关人,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才能封堵住虚假广告。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关整治力度不断增加
B.相关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C.不断加大相关整治力度
D.不断增加相关整治力度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恒河沙数   铤而走险  东山再起   见利思义
B.九牛一毛   铤而走险  东山再起   见利忘义
C.九牛一毛   铤而走险  死灰复燃   见利忘义
D.恒河沙数   铤而走险  死灰复燃   见利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