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 村

沈德潜

苦雾寒烟一望昏,秋风秋雨满江村。

波浮衰草遥知岸,船过疏林竟入门。

俭岁四邻无好语,愁人独夜有惊魂。

子桑卧病经旬久,裹饭谁令古道存?

(注)①作者乘船入江村探望一位贫病交加的朋友。②沈德潜:满腹才学,40年间屡试落第,六十七岁才中进士,此诗作于其屡试不第期间。③尾联典出《庄子》:子舆与子桑是好友,子桑生活贫困,大雨十日,子舆担心子桑得病,故“裹饭而往食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既破题,又描绘了一幅凄风苦雨中的江村画面,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颔联,作者将行船的动态与主观感受交融在一起,颇有“景中有人”的妙理。
C.颈联转为对人事的感叹,年成歉收导致邻里失去了笑语,作者孤独挨过秋夜。
D.尾联,作者用《庄子》“裹饭而往食之”的典故,是为了表达对子舆弘扬道义的赞赏。
E.沈德潜主张诗歌应采取“怨而不怒”的表现形式,本诗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27 12:02: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楚义帝论 (清)查礼
天下事未有成一事建一勋而出自迂生腐儒之手者。况天下之大,帝王之重,又当干戈纷扰群雄角鹿之秋哉!苏子瞻论楚帝曰:“天下之贤主也。”以予观之,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安在其为贤也?
宋义者,战国游士之流也。一言偶中,未必其遂能知兵也;乃骤加以“卿子冠军”之名,委以三军之重,而又以轻急暴戾之项羽,使为之属。二人之不相戕杀者,未之有也。义之才与义之力,皆非羽敌者。义之不能杀羽,而羽之能杀义,亦事之易知者也。是义帝非能用义,直以此杀义尔。
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盖以沛公之为长者尔。然是固不可以遣羽,而亦不可以遣沛公。自古无因人成事之帝王也。义帝为怀王孙,固楚民之所望,而楚之不祀久矣;以民间牧羊儿,一旦据南面之尊,为诸侯王之长,斯亦奇矣。又欲不烦一手足之劳,俨然为群雄之主焉;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沛公入关, 则羽必怒而图沛公;怒而图沛公,则沛公不能当羽,沛公必败,羽必胜;羽胜,则羽之气横,而义帝益不能制之也。
夫秦虽强,易与(对付)也。彼虐用其民既甚,其民皆有父兄之痛焉;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为义帝计,惟遣一将以救赵,而亲率诸将以击秦,数始皇、二世之罪,受子婴之降,除秦之法,与民休息。秦地百二山河,天下莫强焉。楚虽大,僻在东南,其形势非关中比。因秦之规以定都焉。封项羽、沛公各以大国,封诸侯之有功者以小国,又封五国子孙之贤者,以无绝其先祀。当是时,天下固义帝之天下也,虽项羽之暴,何足忌哉!羽与沛公,固皆我之佐命臣尔。
惟前既有以失羽之心,而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而天下之势去矣。乃欲端拱安座,用人之劳而享其逸,不亦缪乎!吾故曰: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 特:只是
B.数始皇、二世之罪 数:列举
C.用人之劳而享其逸 用:使用
D.擅其赏罚废置之柄 柄:权力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义帝行事“特一迂生腐儒”的一组是(   )
①委(宋义)以三军之重 ②又以轻急暴戾之项羽,使为之属 
③义之才与义之力,皆非羽敌者    ④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 
⑤以民间牧羊儿,一旦据南面之尊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论述楚义帝用人不当的的错误,不该重用战国游士之流的宋义,入关之命应交付项羽,不该交付刘邦。
B.文章开篇一反前人对楚义帝的评价,旗帜鲜明地指出义帝不过是一个迂生腐儒,绝对成就不了帝王之业。
C.义帝虽然为怀王之孙,但目前他不过是一个民间牧羊儿,因此义帝的失误还表现在没有亲自率领诸将击秦。
D.作者设想:在当时形势之下,义帝若能亲率大军攻秦,完全可以取胜,而项羽刘邦都会成为自己的佐命之臣。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义帝非能用义,直以此杀义尔。
(2)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
(3)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
(4)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