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周国平

①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不是读者的作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作为作家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换言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中去,做一个文明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唯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

②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首先要养成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你如果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含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

③其次要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读书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④最后要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⑤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我对你们的祝愿是,在你们的人生蓝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B.作者认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都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那就是终身读者。
C.阅读之初就要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力争每读一本书都有精神上的收获,都能开启自己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D.要想成为真正的读者必须阅读经典,而不能阅读那些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就只能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标题呈现观点,接着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成为真正的读者,脉络分明,思路清晰。
B.文章第①段以学生和作家为例来证明读者身份的重要,事例浅显而易懂。
C.作者在第④段采用道理论证来增强说服力,指出一个真正的读者对书籍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不仅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更源自个人的阅读经验。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但以道理论证为主,这就使文章的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小题3】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请结合文本作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6 09:46: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交往见人品
周国平
①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②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③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④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一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边便有了着落。
⑤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⑥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⑦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②段引用泰戈尔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小题3】请结合全文,阐释最后一段中“称心的旅伴”的内涵。

同类题3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2018年6月19日开始,(甲),网络游戏带来的“数字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如何防止游戏参与者从“着迷”走向“沉迷”,是破解这一公共卫生课题的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扭转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然而,市场如马,脱缰则野,游戏市场的乱象仅靠市场自我调节难以消除,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比如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这既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也与其成长环境。与其一味苛责、视游戏为,不如一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通过增亲子之情、添假日之乐、促健康之趣,在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自控能力,从而摆脱“数字健康”问题,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甲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游戏成瘾正式列入精神疾病
B.游戏成瘾正式宣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精神疾病
C.“数字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络世界“数字健康”问题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燃眉之急  休戚相关  洪水猛兽  耳濡目染
B.当务之急  息息相关  洪水猛兽  潜移默化
C.当务之急  休戚相关  毒蛇猛兽  潜移默化
D.燃眉之急  息息相关  毒蛇猛兽  耳濡目染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问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表达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B.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展现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C.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端正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D.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呈现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和命运结伴而行
周国平
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性格。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由于反应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义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性格即 命运”。
但是,这并不说明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人不能决定自己的性格。
性格无所谓好坏,好坏仅在于人对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就命运是一种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一个人愈是能够支配自己对于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于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太简单一些了吧?活生生的人总是被领着也被拖着,抗争着但终于不得不屈服。
昔日的同学走出校门,各奔东西,若干年后重逢,便会发现彼此在做着很不同的事,在名利场上的沉浮也相差悬殊。可是,只要仔细一想,你会进一步发现,各人所走的道路大抵有线索可寻,符合各自的人格类型和性格逻辑,说得,上各得其所。
上帝借种种偶然性之手分配人们的命运,除开特殊的天灾人祸之外,它的分配基本上是公平的。
偶然性是上帝的心血来潮,它可能是灵感喷发,也可能只是一个恶作剧,可能是神来之笔,也可能只是一个笔误。因此,在人生中,偶然性便成了一个既诱人又恼人的东西。我们无法预测会有哪一种偶然性落到自己头上,所能做到的仅是——如果得到的是神来之笔,就不要辜负了它:如果得到的是笔误,就精心地修改它,使它看起来像是另一种神来之笔,如同有的画家把偶然落到画布上的污斑修改成整幅画的点睛之笔那样。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修改上帝的笔误绝非一件如此轻松的事情,有的人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而这努力本身便展现为辉煌的人生历程。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还是做人,懂得自爱自尊,使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子。倘能这样,也就算得上做命运的主人了。
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云,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小题1】文中第一段中引用赫拉克利特的话有何作用?
【小题2】请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小题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与命运结伴而行”,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今时代,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和功利化的问题,人们心理上的和谐与健康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有的甚至处于空虚状态。为此,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总是要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成为不少志士仁人共同的生活信条。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有理想,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又包括生活理想。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事业理想或职业理想主要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分工和个人条件等状况,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以及事业目标及其追求。生活理想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等等。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今天所说的有理想,就是既要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又要有正确的事业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
就进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长期的一贯的生活方式。朱熹说:“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更应该经受磨难和考验。自强自勉、积极向上,切不可自暴自弃、半途而废。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和成就,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伴随着挫折和磨难,那些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和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一些不甘现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具备刚健自强、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除上述关于理想志向和进取精神的内容外,关于天人关系问题,即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禽之别以及人最为天下贵等问题的思想观点;关于人生哲学的理论根基与基本问题,即理欲关系问题;关于生与死的关系问题,即人生哲学的终极追问与人生价值的追求、超越问题等等,历代儒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些看法和见解对于我们今天深刻思考和深入理解人生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选自杜振吉《开掘儒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2017年05月10日《光明日报》 11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时代,所有国家的社会生活都面临着同样问题:人们的心理不够和谐,健康。
B.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坚信人要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当然,它们的内容与今天不同。
C.进取精神不仅是一种内在品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了它,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D.儒家的人生哲学内涵丰富,对于种种人生问题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值得借鉴。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提出当今时代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在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意义时,文章着重阐述了理想志向和进取精神两个方面。
C.文章中论述理想志向和进取精神时,前者详细而后者简略,可见前者更加重要。
D.文章结尾一段,还补充论述了其他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论证更完整全面。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的人生哲学至今仍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
B.理想可分为社会理想、事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三个层而,且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天人关系、理欲关系、生死关系等人生问题,同样需要当代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D.深人挖掘儒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就能找到医治当代人们心理和精神病症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