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习题。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释]①蔡挺(1014-1079),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官至直龙图阁,知庆州,屡拒西夏犯边。《宋史》本传称蔡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  ②橐(tuó)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1)请简要分析上阕所写边塞秋景的特点及其作用。
(2)全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15 04:57: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煐,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官历光禄寺丞、水部郎中,其间获派纂修会典。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王煐出守惠州。守惠七载,不以酒食声色溺,不为美官厚禄摇,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所至必寻游名山川,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王煐抵郡,湖山无恙,而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盖干戈之息未久也。诵读之士,往往散处山谷乡落之中,索居离群,闻见寡眇。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政简刑清,揽风问俗,草木山川皆供点染。又崇文兴教,尊师重道。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以为游息之地。名之曰丰湖书院。
初建书院,筹划经费,购金龙镇等处田,买叶氏孤屿废园,并前守所置义学地基,岁收租五百余石。置水口圩店房,岁收租四十余两。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岁有赢余,稍为修葺书院,点缀湖山之用。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
王煐作《丰湖书院记》云:“土地人民,国有之宝。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则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节选自《惠州府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折节:降低身份
B.索居离群,闻见寡眇 寡眇:微少
C.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   仍:陈旧
D.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 延聘:聘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
B.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C.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
D.所至必寻游名山川/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B.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C.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D.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煐是天津宝坻人,康熙二十八年出任惠州太守。他不沉溺酒色,不贪求美差厚禄,而是孜孜追求吟诗作文这些事情。
B.王煐当初来到惠州,看见惠州的山山水水没什么不好,但是古迹名胜却少有保护;一些文化人大多散落在山乡之中,他们孤陋寡闻。
C.王煐修建惠州丰湖书院,购买金龙镇等地的田园,购买水口圩的店房,作为教育资金,每年都有粮食及钱款收入。
D.对于家庭贫穷有心向学的人,王煐自己慷慨解囊,发给他们生活费。在从事政务空余的时间里,他还亲自到书院来看看。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
②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刻《几何原本》序
(明)徐光启
①唐、虞之世,羲、和治历非度数不为功。六艺、数与居一焉;而五艺者,不以度数从事,亦不得工也。襄、旷之于音,般、墨之于械,岂有他谬巧哉?精于用法而已。故尝谓三代而上,为此业者,师传、曹习之学,而毕丧于祖龙之焰。汉以来多任意揣摩,至于今而此道尽废□。
②《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利先生从少年时留意艺学,精其说,而与不佞游久,时时及之。因请其象数诸书,更以华文。独谓此书未译,则他书不可得论,遂共翻其要,约六卷。
③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甲)私心自谓:“不意古学废绝二千年后,顿获补缀唐、虞、三代之阙典遗义,其裨益当世,定复不小。”因偕二三同志,刻而传之。(乙)
④利先生曰:“是书也,以当百家之用,庶几有羲、和、般、墨其人乎,犹其小者;有大用于此,将以习人之灵才,令细而确也。”(丙)余以为小用、大用,实在其人,如邓林伐材,栋梁榱桷,恣所取之耳。乃亟传先生之小者,使人绎其文,想见其意理,而知先生之学可信不疑。(丁)
(有删改)
(注)①度数:数学。②利先生:即利玛窦。③习:训练。④榱桷:房屋的椽子。
【小题1】第①段方框中应填入的词是
A.哉B.矣C.也D.已
【小题2】下列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六艺指礼乐射御术数。
B.度数在六艺之中排在第一位。
C.不知度数其他五艺也难工巧。
D.这句话说明了度数地位之高。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何原本》是度数之宗,穷尽方圆平直。
B.作者因利先生精通《几何原本》才译此书。
C.作者认为象数诸书中应先译《几何原本》。
D.《几何原本》对“度数”可补缀阙典遗义。
【小题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大概如是,则是书之为用更大矣。
A.(甲)B.(乙)C.(丙)D.(丁)
【小题5】作者关于度数“小用”和“大用”的看法有何意义?请作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