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下列小 题。
踏莎行 晚景①
(明)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②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注:①作者在写这首词时,时在深秋,人在贬所(他因得罪当时炙手可热的宦官刘瑾而被贬安徽六安)。②槎牙,树枝参差斜出的样子。
【小题1】【小题2】此词上片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3】【小题4】整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28 01:32: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进舟赋》序

何景明

①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至永宁,乃谋舟以归,庶代陆走之勤。

②时霜降石出,江狭水迅,机发矢激,其势不得少留,甚惧之。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闲,自招于前,一人柁于后。柁者左右缓急不敢自任,视诸老篙师,老篙师者额之指之目之,而左而右而缓而急,无不应者。其舟之欹正疾徐,皆与水势宜,不为岸防,不与石斗。予甚安焉。

③问曰:“尔之为舟,将有道乎?”老篙师执篙进曰:“有,敢请言之。夫待用者器也,器不良则不称用。用之者,吾之手足耳目口也,少怠即不能用。手足耳目口役于心者也,心不专则手足耳目口不为用。招与柁,吾之器也;左右、缓急、欹正、疾徐,吾之用也。故吾先良吾器,以利吾用,手足耳目口不敢少怠,心不敢少他,然后从容乎安流,荡激于奔涌洄洑之中而无虞也。然吾又能察水性与势,故夫川汇、潭渊、浅涡、暗滩、隐石者,吾远而认之,能得于十数里之外,是以预为之备,而不至损吾舟。他水工常恶迟取速,截长邀短,故多败者。吾惟顺其水道而无所枉,虽迟而得免败焉。吾之道如此已矣。”

④予谓舟御类艺也,人之于世顾艺之不若哉?因序其言,为赋以自励。

【小题1】第①段写“陆走之勤”的用意是
【小题2】第②段描写作者从“甚惧”到“甚安”的心理变化,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江流湍急,水道凶险
B.为阐述进舟之道作铺垫
C.体现江中行舟的艰难
D.衬托老篙师御舟技艺高超
【小题3】概述老篙师的御舟之道。
【小题4】下列表现手法中,本文未运用的一种是( )。
A.叙议结合
B.欲扬先抑
C.正反对比
D.侧面衬托
【小题5】从全文内容看,御舟之道与□□之道及□□之道是相通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傅公玮光宅,伯俊其字,别号金沙居士。上世山西洪洞人,国初徙聊城,六传而及米脂,则大父也。米脂公三子,季曰学易,娶汪公湛女,即公母也。一夕梦瑞光满室,寤而生公,曰: “必耀吾宗。”遂以命名。公为人才气倜傥风神闲旷翛然物表姿也孝友乐易情谊周洽于人无所不亲少从从兄受经贵而师事终身不敢与均茵席。隆庆庚午举省试,入游太学,试冠六馆。万历丁丑成进士,授灵宝知县。出而闻父讣也,徒跣奔号,哀毁逾礼。服除,补吴县。吴称江南首邑,财赋甲天下,蠹弊为多。公搜核厘革,析及秋毫;而以仁厚处官,拊循士民;闲则延进诸生,论难经艺,奖拔名流,后多显贵。乙酉,召拜河南道监察御史,首条便宜六事,皆见嘉纳。按行二关,疏荐故蓟帅戚继光,众论快之,庙堂意弗是也,有诏让公。公方受命按晋,因请告归。公结庐河上,矢不复出。里长老皆前劝语,乃以诣阙,补工部郎中,兼摄三篆内工河漕。而会税珰马堂横榷临清,其徒与市人斗,射杀市人,市人因焚其署。守臣以民乱问,公曰:“此所自致发难,不在民也。”疏白堂激变状 , 因请诛之,而附珰者谬谓公为侵官,侧目视之矣 。己亥,播酋作乱,诏发兵诛。少司空重庆赵公言于朝曰:“诚得傅郎为郡守,贤于十万师。”吏部请以公往。公为治粟转输,出纳均平,民皆安堵,师无后爨。制府长垣李公倚之,军中谋画,多所赞决。寇平,请释胁从及枉系,全活以万计。甲辰大计,前所侧目者,则乘间中公,至传白简。公笑而曰:“无伤也,吾固已日夜治装归矣。”抵舍而病,以其年五月二十九日终于正寝,距生嘉靖丁未,得寿五十八岁。 公居恒慨慕勋名,锐然有志当世 , 而以任真毁迹,卒为修隙者所摘,谈者惜之。嗟夫!名迹之间,果足定士品乎哉?
(节选自《国朝献征录》九十八卷,有删改)
注:①税珰:收税的宦官。②白简:弹劾的奏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为人才气倜傥/风神闲旷/翛然物表姿也/孝友乐易情谊/周洽于人/无所不亲/少从从兄受经/贵而师事/终身不敢与均茵席/
B.公为人才气/倜傥风神闲旷/翛然物表姿也/孝友乐易情谊/周洽于人/无所不亲/少从从兄受经/贵而师事/终身不敢与均茵席/
C.公为人才气/倜傥风神闲旷/翛然物表姿也/孝友乐易/情谊周洽/于人无所不亲/少从从兄受经/贵而师事/终身不敢与均茵席/
D.公为人才气倜傥/风神闲旷/翛然物表姿也/孝友乐易/情谊周洽/于人无所不亲/少从从兄受经/贵而师事/终身不敢与均茵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指隋唐以后贡士通过殿试而及第者,一般分为三甲,一甲称状元,二甲称榜眼,三甲称探花。
B.六馆代指国子监,起初国子监统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六馆,后渐加合并,仅存国子学。
C.服除指除去丧服,表示守丧期满,也叫服阙。
D.大计是指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光宅为官清廉,注重教化。他出任吴县知县时,革除弊政,明察秋毫,实行仁政,安抚百姓,并选拔年轻人亲自培养,多人成才。
B.傅光宅才干卓越,慧眼识英。他出任御史时,积极向朝廷献计献策,都被采纳,尤其是荐举戚继光,受到了时人及朝廷的称赞表彰。
C.傅光宅虽是文官,却有高超的军事才能。播州作乱,朝廷派其征讨,他负毒后勤,合理调度,精心谋划,解决了军队后顾之忧。
D.傅光宅心胸坦荡,性情高洁。当他遭受政敌诬陷时,不作辩解,从容隐退,人们对他未尽其才深表惋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疏白堂激变状,因请诛之,而附舀者谬谓公为侵官,侧目视之矣。
(2)公居恒慨慕勋名,锐然有志当世,而以任真毁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古直传
明?李东阳
王古直,名佐,字仁辅,后去车为甫,古直其所自号,以号行世。
少为诗及行草,漫游京师。有乡人坐事者,古直候诸官。官并捕候者,询其孥甚急。古直甘侵辱,竟不言所在。入刑部狱,独暴立烈日,不与从囚伍。李主事廷美异之,检衣帽间得柯学士诸诗,问之曰:“尔能诗耶?”使赋日影诗成,纵之归,长揖而出。狱吏皆大笑,然古直亦自是得名。与今侍郎黄定轩、侍讲谢方石友善。尝主方石,方石以忧去。主林给事克冲,克冲使海国。主王员外存敬,存敬亦出使。
旅食三十年,无僮仆,不置釜甑。有大笼五六,惟诗画数百幅,中贮壶酒,晨出饮一再勺,已复鐍之以去。上元节京师烧糯汗为瓶,以贮水畜鱼,旁映屏烛,通明可爱,俗呼为炮灯。古直贾置谢馆,日玩弄为儿戏。一日,误触碎,意拂然不乐,曰:“吾平生家计在此,今荡尽矣!”方作草书,值掾吏至,曰:“遽败吾兴。”群掾欲殴之,或俾自为计。古直曰:“我固当殴,殴由吾名益彰。”一日遇诸途,竟被殴,独袖手承之以归,亦不以屑意也。或劝使仕,大言曰:“我来为爵禄图耶!”“盍科举乎?”则笑曰:“安得以少年处我。”尝在酒所,叹曰:“此亦功名事业也。”显灵宫道士请主师塾,馆饩甚厚。阅月,忽辞去曰:“安能矻矻操朱墨,坐几案间乎!”克冲之使,欲与俱,不果。或问之故,曰:“彼不吾强,吾安能为彼行耶!自古大贤闻人不渡海者何限,海岂必渡然后为快也!”其性气屹屹不肯为人屈类此。然意度率直,内不为蹊径,遇所会意,欣然忘去,人亦以此乐之。
为说者曰:“方石先生尝云:天地如许大,中间可喜、可叹、可怪、可笑事何所不有?可胜道哉!”沈按察仲律尝值古直,询其邑里名籍不置,古直曰:“公不须问,大抵奇怪人也!”其亦善自道耶!《周官》称四民,班 固表人物列九卿等,魏晋以来中正第九品,予雅知古直,然不能目其为何如人也,作王古直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有乡人坐事者   坐事:因事犯罪
B. 旅食三十年,无僮仆   旅食:寄食
C. 阅月,忽辞去曰   阅月:过了一个月
D. 自古大贤闻人不渡海者何限   闻人:了解人
【小题2】(小题2)下面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古直“性气屹屹”的一项是 ( )
①独暴立烈日,不与从囚伍 ②日玩弄为儿戏
③值掾吏至,曰:“遽败吾兴。”    ④此亦功名事业也
⑤克冲之使,欲与俱,不果 ⑥安能矻矻操朱墨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古直这一人物形象,在正统派人物的眼中,被认为是一位怪人,他以特有的方式待人处世,也以特有的方式自待。
B. 在作者的笔下,通过王古直自己的言行,我们看到了一位个性倔强、蔑视官势,有时又直率得像个孩子的人物形象。
C. 王古直视仕途爵禄如草芥,视优厚的俸禄如枷锁,“其性气屹屹不肯为人屈”,是一个与当时封建潮流格格不入的人物形象。
D. 从王古直身上,透露出追求独立自主人格的时代要求,虽然这一追求还是很朦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作者在所传的人物身上所寄托的这种理想。
【小题4】(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官并捕候者,询其孥甚急。古直甘侵辱,竟不言所在。
译文:
(2)有大笼五六,惟诗画数百幅,中贮壶酒,晨出饮一再勺,已复鐍之以去。
译文: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点绛唇·春闺
陈子龙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注①本词选自《倡和诗余》中的《湘真阁存稿》。《倡和诗余》收录了陈子龙等六人之词。②陈子龙: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③杜鹃啼:杜鹃啼声凄厉,能动人情思。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写风雨摧残春光,使人徒生“花难护”之慨,以百花凋零的衰败景象,奠定了凄凉惆怅的情感基调。
B.如果说上片紧扣题目中的“春”字来写的话,下片则重在落实其中的“闺”字,写出了闺中人的相思与幽怨。
C.“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D.“春无主”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鹋”的“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
E. 杜鹃悲啼流出血泪,洒在飘着落花的朦胧烟雨之中,景象至悲。作者在这里用“胭脂”形容的雨雨中落花。
【小题2】这首词从表面上看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