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舟中夜起 (宋)苏轼

微风萧萧吹菰蒲[注],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菰蒲: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小题1】下列作品与这首诗在体裁上归于同一类属的是(  )
A. 李商隐   《夜雨寄北》
B. 左思 《咏史》
C. 黄庭坚   《登快阁》
D. 杜甫 《月夜》
【小题2】与“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一句景物描写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
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小题3】分析画线部分的诗句在全诗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6 02:02: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B.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C.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D.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卿”有多个称谓意义: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对人的敬称,君对臣的称谓,长辈称晚辈,上下级互称,夫妻互称等。
B.古籍中“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三代”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并一直沿用下去。
C.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
D.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这种田地被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
(2)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山川相,郁乎苍苍__________   ②知不可乎得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声闻过情,君子B.幽壑之潜蛟
C.伯夷之义D.鱼虾而友糜鹿
【小题3】下列句子“于”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小题5】节选的①②两段文字体现了“赋”怎样的表现手法?作者借助这一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