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小题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使用的纪年法是( )
A.干支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生肖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
【小题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破荆州(当) 而吾与子之所共(享用)
B.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举尊以相属(葫芦)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突然)
D.酒临江(酿酒) 一世之雄也(固然)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西望夏口,望武昌
A.幽壑之潜蛟
B.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C.鱼虾而友麋鹿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小题4】下列句子与其他各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何陋之有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小题5】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句读之不知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小题6】翻译句子。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4 06:0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相,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B.举匏樽以相 属:连接
C.酾酒江,横槊赋诗  临:面对D.而莫消长也 卒:到底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月出东山之上 赤壁之下
B.惟江上清风 哀吾生须臾
C.扣舷歌之 顺流东也
D.相与枕藉舟中 飘飘如遗世独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B.歌窈窕之章C.白露横江D.杯盘狼籍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壬戌:古代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按一定规则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古人将满天星宿划为四大星野,春秋时又将四象细分成了二十八宿。
C.孟德:是曹操的名,古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名”是出生时取的,供长辈或自己来称呼的,“字”是供朋友称呼的。
D.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是春秋战国时期,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而行,毫无阻碍简直就是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B.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C.苏轼听到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他感到忧愁凄怆,于是整理好衣襟胆战心惊地坐着,这里借主人之问,自然引出悲之所在。
D.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摆脱了赋在句式、声律等方面的束缚,相对自由。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 轼
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卒免死。一府皆服。阅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
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改修盐法,民赖其利。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为言。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上纳其说。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时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当复来。”至是适六岁矣。杭人德公,逆者如见父母。
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二日而公薨。实七年八月癸巳也。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有杀人当死者 卒:士兵
B.既至,遇吏民简易     遇:遇见
C.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 骨鲠:正直
D.逆者如见父母 逆:迎接
【小题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凡通过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而被张榜分三甲录取的统称“进士”。
B.徙:文中指调动官职。古代任命、罢免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如“拜、除”是授予官职;“黜、夺”是罢免官职。
C.致仕:文中指官员退休。致仕意为交还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D.谥:即加赠谥号。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特别褒扬的称号。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
(2)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
【小题4】请简要概括赵抃的品行特点。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②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③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生十有六年而于轼。    (2)从轼于凤翔
(3)君立屏听之 (4)未期年先君没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乡贡进士方女  蚓无爪牙
B.其后轼有忘   此人一一为具言
C.已而果 有穴窈
D.由是始知其敏静也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为此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2)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小题4】妻子对丈夫结交的朋友细心观察,提醒丈夫要警惕的两类人,一类是 二类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第②段作者精心描绘了夫妻日常生活的言谈,请简要概括妻子形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赤壁赋》中的文字,完成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破荆州(当) 望武昌(向东,朝东)
B.渔樵于渚之上(江边)  举樽以相属(葫芦)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知不可乎得(数得,即多有所得)
D.驾一叶之舟(形容船小) 江陵(向下)
【小题2】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托遗响于悲风
B.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而今安在哉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小题3】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小题4】翻译文言句子。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