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读 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 明 王禹傅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元元:人民、百姓。
【小题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田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B.陆诗前两句间接抒情,表意含蓄,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
D.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
【小题2】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05 05:46: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观潮
吴伟业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翦,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注】①灵妃:洛水女神。②冯夷:黄河水神。③伍相鸱夷:伍相指伍子胥,鸱夷是一种皮囊。相传子胥被吴王赐剑自刎,后尸体又被裹以皮囊,抛入江中。子胥化作潮神,每当发怒时,就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中奔腾吼叫。④钱王羽箭:传吴越王钱缪曾筑捍海塘,因怒潮汹涌,版筑不成,故造箭以射潮。⑤万里乘槎问客星:据传天河与海通,曾有人乘槎访天河,见到牛郎。此举被观天象者称作“有客星犯牵牛宿”。⑥翦:剪除。⑦狎浪:弄潮。⑧观潮枚叟:汉枚乘曾作《七发》以记观潮。⑨论水庄生:指《庄子》中有《秋水》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首“八月奔涛”等三句先声夺人,生动描写了八月钱塘江潮声势浩大的磅礴景象。
B.下片“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句,表现出作者超脱红尘归隐山林的决心。
C.“蟾蜍正吐,歌管倾城”句写观潮之夜,月华满江,观潮者歌舞良宵、尽情为乐的场景。
D.这首词运用大量的典故,表现出钱塘潮水变幻多姿的特点,增添了本词瑰丽神奇的色彩。
【小题2】下列诗句描写潮水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旗彩斜飞一命轻,舟人却立万舟迎。不应当日将军事,犹到如今气未平。
B.万叠银山出海门,百川渺渺不劳吞。晴江斗起黏天浪,一洗忠胥愤屈魂。
C.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
D.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小题3】《沁园春·观潮》一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描写了钱塘潮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目。
小重山
吴淑姬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注)①吴淑姬:北宋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遭遇坎坷,慧而能诗词。②荼蘼(tú mí):一种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开头写荼蘼花谢,春天结束,而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荼蘼将谢未谢,春事将休未休。残花缀满枝头,给人以凄清之感。
B.风揉碎槐影,令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女子的芳心仿佛也被揉碎;“莺虽老”,而“声尚带娇羞”,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于情味。
C.“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女子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愁情难耐;既愁情难耐,则倚楼凝望。
D.“一川烟草浪,衬云浮”,写出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春草烟笼、大河涌动波浪的场景,运用比喻,以动写静,表现了女子深重的愁情。
E. “愁”字画龙点睛,使通篇有了精神。而“一川烟草浪”所表现的愁情,与“心儿小”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难以忍耐的痛苦。
【小题2】本词结尾说“心儿小,难着许多愁”,抒情主人公“愁”的缘由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