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潇潇暮雨,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
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带有泉水的青峰一样凝重;琴声越来越远,又如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的黑鹤凄厉的叫声。
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急促。
E. 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在作用上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说出本诗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7-04 12:17: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节妇吟
张 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力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吟”即吟咏,吟咏节妇,歌其坚贞。作者以节妇自喻,拒绝李师道的笼络。
B.头二句说这位“君”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颇有微辞,含谴责之意。直接点出李师道的别有用心。
C.三、四两句“感君缠绵意”并系明珠于“红罗襦”,表明作者对李师道知遇之恩毕竟还是心存感激的。
D.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E. 这首诗富有民歌风味,用笔细腻熨贴,人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僧道。本诗写作者访隐居山中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高远,春色无边,环境之清幽美好。
B.“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读书生活。
C.“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伤春之意。
D.“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 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小题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