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 词
张敬忠 ① 
五原②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穷边词二首(其一)
姚 合
将军作镇古汧③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注]①张敬忠:唐监察御史,分管军事,写作此诗时在朔方军幕任职。②五原:现在内蒙古治
区的五原县。③汧(qian牵)州,今为陕西千县。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张诗前三句极力铺排边地的节气之迟,再以“正是长安花落时”对比,突出了边地之寒冷,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B.姚诗前两句,“古”字突出了此地的历史久远,“腻”和“柔”突出了景色的迷人,用词古雅,刚柔相济
C.姚诗第三句“清夜满城丝管散”描绘入夜以后,丝管之声在大街小巷满城荡漾,写出边城独特的风情。
D.两首诗构思非常精巧,张诗把边地与长安作对照,而姚诗站在边地的角度,向行人介绍边地生活与景象,语含夸耀之意。
E. 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的景象,虽然感情基调不同,但无一例外,体现了鲜明的盛唐之音,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小题2】两诗都以“边词”入题,都写了边地之景,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09 02: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刁雍字淑和,勃海饶安人也。曾祖协,从晋元帝度江,居京口,位尚书令。父畅,晋右卫将军。初,晋相刘裕微时,负社钱三万,违时不还,畅兄逵执而征焉。及诛桓玄,以嫌,先诛刁氏。雍与畅故吏遂奔姚兴,为太子中庶子。
及姚泓灭,与司马休之等归魏,请於南境自效。明元假雍建威将军。雍遂於河、济间招集流散,传边境。雍弟弥,时亦率众入京口,亲共讨裕。裕频遣兵破之。明元南幸邺,雍朝於行宫。明元问曰:“缚刘裕者,於卿亲疏?”雍曰:“伯父。”帝笑曰:“刘裕父子当应惮卿。”於是假雍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东光侯,使别立义军。又诏雍令随机立效。雍於是招集谯、梁、彭、沛人五千余家,置二十七营,迁镇济阴。迁徐州刺史,赐爵东安伯。
薄骨律镇将。雍以西土乏雨,表求凿渠,溉公私田。又奉诏以高平、安定、统万及薄骨律等四镇,出车牛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以供军粮。道多深沙,车牛艰阻,求於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水运,又以所绾边表,常惧不虞,造城储谷,置兵备守,诏皆从之。诏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功焉。皇兴中,雍与陇西王源贺及中书监高允等並以耆年特见优礼,锡雍几杖,剑履上殿,月致珍羞焉。
雍性宽柔,好尚文典,手不释书。明敏多智,凡所为诗、赋、论、颂并诸杂文百有余篇。又泛施爱士,恬静寡欲。笃信佛道,著《教诫》二十余篇以训子孙。太和八年,卒,年九十五,曰简。
(选自《北史•刁雍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
B.行宫,指古代皇宫之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C.除,指古代任命官职,如“除薄骨律镇将”即任命刁雍为薄骨律镇将。
D.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