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送孙十尉温县
钱起
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
不惜芸香染黄绶,惟怜鸿羽下青霄。
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急管繁弦催一醉,颓阳不驻引征镳。
(注)①芸香:指书香。②黄绶:黄色的印带,用来代指小官,这里指孙十将赴任的温县县尉。③骧首:抬头,指意气风发。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花落絮”点明了送别的时令。
B.“千里”写出孙十赴任路途遥远。
C.“急管繁弦”写音乐演奏的杂乱。
D.“征镳”指纵马踏上赴任的路程。
【小题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流丽含蓄B.豪迈雄奇
C.清新明快D.深沉婉转
【小题3】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31 12:4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阅读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唐   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1纡郁;幽深;嵯峨,险峻 。2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 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咸阳:即都城长安。 3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 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后终于饿死在首阳山。
【小题1】下面分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倩。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由于望家乡而不见,一片乡思萦绕不去,日暮之时,诗人想到了家乡两座名山,并因山及人。用典故,写已无傅岩、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现出作者仰慕贤士、高人的思想,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即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作了铺垫.
D.驱车四句,纯是散行,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思乡情怀。而傅岩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自然直白地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这样,在变化中,感情得到了丰富的体现。
E. 诗的最后想到自己已经多年客游在外了,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不知还有多长的时间。于是诗人把思乡之情,扩展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更为深长、悲凉的意味,使得全诗至此充满了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思想感情。
【小题2】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宦,恒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主簿。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优者不过奉朝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美之。后迁书侍御史。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云:“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曰:“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朕?”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赠征虏将军、华州刺史,谥曰简懿侯。魏前二年,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女二十岁时行冠礼,用以表示成人,但身体还不是很健壮,故称“弱冠”。
B.“释褐”是指平民脱去粗布衣服,开始担任官职;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
C.朕,指第一人称“我”,如“回朕车以复路兮”;秦始皇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羽林,是皇帝禁卫军的名称,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古代也指仪仗队。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聪为人孝友,家教特别严格。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筑舍守孝,无比哀戚;他与兄弟相处和睦,又不忘兄长责任,不管诸弟成家做官与否,管教都很严厉。
B.薛聪官运亨通,备受君王信任。他一入仕即任著作佐郎,起点很高,受到时人称赞;他管辖统领亲信禁卫之兵,长期担任要职,也是散朝后君王谈话的知己。
C.薛聪经常劝谏,看淡功名地位。他任直阁将军时,积极参与朝政谋划,对君王施政多有劝谏,全都被君王采纳;君王想给他以更高的名位,他推让态度坚决。
D.薛聪言行随性,深为君王宠遇。面对君王取笑他是蜀地人,他说自己给君王做奴隶,连蜀人都算不上,以此来挖苦君王,并扔戟而去,还能得到君王的谅解。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
(2)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画5处)
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