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1,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2,辛苦向天涯。

[注]1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大历后期宦游至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这首诗是他到桂州第二年岁暮除夕之夜所写。2残漏: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3骠骑:骠骑将军的简称,这里借指诗人的主帅李昌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除夕守岁,诗人直坐到三更已尽。“尽“赊”二字表现出作者浓重悠长的乡思和离家万里的处境。
B.颔联乃诗人于忧愁之中凄然入睡,梦回故园所见之景。思乡情重,诗人在梦中甚至听见寒夜里雪落竹丛之声。
C.诗歌的最后一联与首联相呼应,点出诗人宦游在外,归途漫漫,岁暮不得归的原因,并以此收束全诗。
D.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诗人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辅以环境气氛的渲染,呈现出隽永含蓄、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小题2】诗歌中间两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9 03:48: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大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注】,令以九皋为解头。维方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楚者。可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燕。”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天宝末,禄山初陷西京。维及郑虔、张通等皆处贼庭。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崔圆因召于私第,令画数壁。当时以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巧,颇绝其艺。后由此事皆从宽典,至于贬黜,亦获善地。维累为给事中,禄山授以伪官,及贼平,兄缙为北都副留守,请以己官爵赎之,由是免死。
累为尚书右丞。于蓝田置别业,留心释典焉。
(选自薛用弱《集异记》,有删改)
【注】“为其致公主”句:公主,指太平公主,唐高宗的女儿。当时她声势显赫,是岐王的长辈。邑司,为公主掌管地租、财物的官员。京兆试官,京城的主考官员。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   赍:赏赐
B.诸伶旅进 旅:共同
C.诚为国华矣 华:精英
D.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 洎:自从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头:即解元,“头”同“元”,唐朝时科举乡试的第一名。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故名。
B.知音:暗引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指能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此处用于纪年。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有王公年次年号、干支、年号加干支纪年法等。
D.释:释迦牟尼的简称,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释典,即佛经。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
(2)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
【小题4】文章说“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根据文意,分条概括王维登第的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侠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拿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B.所拿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C.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D.所拿官物/多有費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及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成年以后才能取字。
B.忧,《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丧,守丧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
C.除,除去旧职授新职。除的本义为宫殿前的合阶。而阶梯一级一级改变,故可用来表示改变原有的官职,授予新的官职。
D.溢,本义是推古代瘟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义色彩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讳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某前程,惧遭罪责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毎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越是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 时,又敦促奸史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小题4】把下对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