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释】: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描写色彩明丽,景色美丽。五原的田野上,杨柳拂水,风光绮丽,一派盎然的春意。
B.第二句写了另一番景象,清清的泉流又失而复得,“旧是”二字透露出一种欣慰之情。
C.诗人寄情于景,连续描绘了八个画面,这些画面都是作者目光所即,以色彩的变化为线索。
D.颈联写五原的见闻,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之声,蕴含着一种忧伤的情调。
E. 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同大多数边塞诗一样,抒写了诗人在春天经过收复了五原时的豪迈之情。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并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16 04:0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谱》(节选)

孙过庭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①之绝,晋未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義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而今妍。”夫质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②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子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③。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④。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子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昧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本之术,无间临池之志。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稿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锋杪⑤;一点之内,殊衄挫⑥于亳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注:①钟张:三国魏钟繇和东汉张芝的并称。二人皆以善书名。   ②醨(lí):薄酒   ③语出《史记邹阳传》“些名胜母,曾参不入”   ④箕裘:祖先的事业   ⑤锋杪(miǎo):笔端⑥衄(nǚ)挫:顿挫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当抗行     抗行:并行,不相上下
B.古而今妍   质:重本质
C.贵能古不时 乖:背离
D.物论殊不尔   物论:舆论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此推张迈钟之意也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B.夫质代兴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C.纤纤似初月之出天涯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D.变起伏锋杪   樊哙覆其盾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B.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C.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D.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
A.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文中的寡人指当朝国君。
书即写,此处可理解为书法,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诸体。
B.草体即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以草书见长的书法家有怀素、张旭、王羲之、颜真卿等。
C.尺牍,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大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有尺素、尺函、尺度、尺笺等多种称谓。后用作书信的代称。
D.题壁,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即将诗句题写在墙壁上。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题壁诗中的名篇。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过庭的《书谱》是一篇重要的书法专著。节选部分中谈到了书法应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创新。
B.作者认为钟张、二王都是擅长书法的人,二王是对钟张的继承,并认为王袭之博采兼通,实现了对前人的超越。
C.文中所叙事例生动有趣,和王義之同一时期的谢安轻视王献之的书法,王献之很不服气,作者也认为王献之没有超越自己的父亲。
D.作者还结合自身学习书法的体会,突出在书法学习中观察字帖、抓紧埋头苦练的重要性,空谈是写不出好字的。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2)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
(3)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胄,河南洛阳人,魏昭成帝之六代孙也。胄少英果,多武艺,美须眉,有不可犯之色。周齐王宪见而壮之,引致左右。隋文帝初被召入,将受顾托,先呼胄,次命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卧内。及为丞相,每典军在禁中,又引弟威俱入侍卫。
周赵王招谋害帝,帝不之知,乃将酒肴诣其宅。赵王引帝入寝室左右不得从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赵王令其二子进瓜因将刺帝及酒酣赵王欲生变以佩刀刺瓜连啖帝将为不利。胄进曰:“相府有事,不可久留。”赵王呵之曰:“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叱之使却。胄瞋目愤气,扣刀入卫。赵王问其姓名,胄以实对。赵王曰:“汝非昔事齐王者乎?诚壮士也!”因赐之酒,曰:“吾岂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赵王伪吐,将入后阁,胄恐其为变,扶令上座,如此者再三。赵王称喉干,命胄就厨取饮,胄不动。会滕王逌后至,帝降阶迎之,胄耳语劝帝速去。帝犹不悟,曰:“彼无兵马,复何能为?”胄曰:“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辞死,死何益邪?”复入坐。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帝下床,趣而去。赵王将追帝,胄以身蔽户,王不得出。帝及门,胄自后而至。及诛赵王,赏赐不可胜计。
帝受禅,封武陵郡公,拜左卫将军。寻迁右卫大将军。帝从容曰:“保护朕躬, 成此基业,元胄功也。”历豫、亳、淅三州刺史。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灵州总管,北夷甚惮焉。
蜀王秀之得罪,胄坐与交通,除名。炀帝即位,不得调。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坐事徙岭南,将军丘和亦以罪废。胄与和有旧,因数从之游。酒酣,谓和曰:“上官政诚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因自拊腹曰:“若是公者,不徒然矣!”和明日奏之,胄竟坐死。于是征政为骁骑将军。拜和代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元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进瓜 / 因将刺帝 /
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连啖 / 帝将为不利
B.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 / 进瓜因将刺 /
帝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 / 连啖帝 / 将为不利
C.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进瓜 / 因将刺帝 /
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 / 连啖帝 / 将为不利
D.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 / 进瓜因将刺帝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古代皇帝谥号之一。谥号含有表扬、批评、同情的不同类别,“文帝”“武帝”属表扬类,后文的“炀帝”属批评类。
B.因为帝王所居之地门禁森严,臣民不得任意出入,所以皇宫又可以称作“禁中”或者“禁内”。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D.“封武陵郡公”和“若是公者”中的“公”都是古代爵位名。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胄出生世家,年少时便有英才。他年纪轻轻,就练就一身武艺,且容貌非凡,威风凛凛,齐王见其人才难得,便招致身边。
B.元胄勇悍孔武,危难中刚毅果敢。他在赵王宴请文帝的“鸿门宴”中,毅然闯入内室,气壮如牛,怒目圆睁,大有樊哙之风。
C.元胄处事机警,随时保持警惕性。他察言观色,发现赵王假装呕吐,是欲伺机谋杀,便扶文帝至上座,巧妙履行了护主之责。
D.元胄功勋卓著,先后受封升迁。他不仅护驾有功,深得帝心感激;而且威名远播,就连多次入侵的外族人,也因此很是忌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 因扶帝下床,趣而去。
(2)胄与和有旧,因数从之游。酒酣,谓和曰:“上官政诚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