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早梅
何逊【南北朝】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注:兔园、却月观都是扬州的林园、台观名。
【小题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惊”字用夸张笔法,突出梅花对节令转换的敏感,尤为醒目。
B.正因梅花盛开,千娇百媚,与白雪相映成趣,所以称之为“映”。
C.“横”与“绕”,分别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高贵品格和俏丽报春的妩媚情态。
D.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人生有限,应当及早建功立业的思想。
【小题2】下列诗句中,“梅花”的意象含义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D.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27 05:0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父,生而不慧,为秘书郎,蚤亡。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谓亲知曰:“我乃生,那得生灵运!”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食邑二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成称谢康乐也。抚军将军刘毅镇姑孰,以为记室参军。毅镇江陵,又以为卫军从事中郎。毅伏诛,高祖版为太尉参军,入为秘书丞,坐事免。
高祖伐长安,骠骑将军道怜居守,版为谘议参军,转中书侍郎,又为世子中军谘议、黄门侍郎。奉使慰劳高祖于彭城,作《撰征赋》。
宋既立,仍除宋国黄门侍郎,迁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坐辄杀门生,免官。高祖受命,降公爵为侯,食邑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在郡一载,称疾去职。从弟晦、曜、弘微等并与书止之,不从。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关。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宋书·列传二十七》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秘书郎,蚤亡     蚤:通“早”
B.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 异:以……为异
C.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逮:赶得上
D.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    致:达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谢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的一组是 
①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②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
③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    
④既不见知,常怀愤愤  
⑤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  
⑥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灵运祖父声名显赫,父亲资质平平,谢灵运却早年聪颖异常,深得祖父和堂叔的喜爱。
B.谢灵运承袭康乐公这一爵位,后被高祖任命为太尉参军,在该任上因擅杀门生而被免除职务。
C.谢灵运因非议诋毁执政的大臣,被外放为永嘉太守,任职一年即称病弃官,堂弟们 劝阻亦不听从。
D.谢灵运移居会稽,居所依山傍水,景色幽美,他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情山水游乐其间。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
(2)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拓跋仪,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太祖幸贺兰部,侍从出入。从破诸部,有谋战功。

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垂问仪太祖不自来之意。仪曰:“先人以来,世据北土,东与燕世为兄弟。仪之奉命,理谓非失。”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仪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强,此乃本朝将帅之事,非仪所知也。”及还,报曰:“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

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摄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许谦等有名于时,闻仪待士,先就仪。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相谓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

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逐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
B.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
C.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
D.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作为帝王谥号使用,常见于开国皇帝,因创立基业,功劳甚大,故继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下本义是台阶,其两侧是古时帝王卫士的戒备之地,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D.庶人,周代称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拓跋仪有勇有谋,深受太祖赏识。他容貌俊美,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超出常人,有谋略,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屡立战功。
B.拓跋仪睿智果敢,维护国家利益。他出使后燕,面对君主的问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洞察敌国国情,谋划可图之计。
C.拓跋仪善待士人,拥有雄才大略。他尊重善待来拜访他的名士,并一起谈论当代事务,见解高明,当时有人就愿意依附他。
D.拓跋仪恃宠而骄,谋反出逃被赐死。他富有才气和声望,深受太祖重视,然而因贪婪野心而密谋反叛,后因恐惧出逃被抓后赐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
(2)崇子遂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小题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恨那可论 恨恨:愤恨到极点。B.作计乃尔立 乃尔:就这样
C.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D.多谢后世人 多谢:十分感谢。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求假暂归  于今无会B.蹑履逢迎 怅然遥
C.我应他人  足荣汝身D.君既若录 渐愁煎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至二三里,催藏马悲哀”,既表现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同时也为下文写二人诀别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讽刺,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深沉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既表明了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拆散焦刘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焦刘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上苍让二人化作鸳鸯结为夫妇。
【小题4】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2)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小题5】用:“/”为下列文段断句。(共断7处)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欣,字元盛,小名真奴,范阳人也。父崇。延和初,车驾至和龙,崇率十余郡归降。世祖甚礼之,呼曰“李公",欣母贱,为诸兄所轻。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察,或未可知。”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世祖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儿终效用于之子孙矣。”因识眄之。世祖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责戚。世祖闻之,谓超曰:“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貴也。”遂劝成婚。南人李哲尝言欣必当贵达。欣聪敏机辩,强记明察。初,李灵为高宗博士,诏崔浩选中书学生器业优者为助教。世祖意在于欣,曰:“云何不取幽州刺史李崇老翁儿也?”浩对曰:“前亦言欣合选,但以其先行在外,故不取之。”世祖曰:“可待欣还。”欣为世祖所识如此。遂除中书助教博士,稍见任用,入授高宗经,高宗即位,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领中秘书,赐爵扶风加安东将军,赠其母孙氏为容城君。高宗顾谓群臣可:“朕始学之岁,情未能专。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岂惟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所以爵赏仍隆者,盖不遗旧也。”欣免冠拜谢。出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相州刺史。为政清简,明于折狱,奸盗止息,百姓称之。欣上疏求立学校曰:“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书奏,显祖从之。以欣治为

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乃受纳民财及商胡珍宝。兵民告言,尚书李敷与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显祖闻欣罪状,槛车征欣,拷劾抵罪。诏列欣贪冒,罪应死。时敷兄弟将见疏斥,以纠李敷兄弟,故得降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

(选自《魏书·李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冑/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B.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C.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胃/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D.臣愚欲仰依先典/于州郡治所/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冠冕之胄/就而受业/庶必有成其经艺/通明者贡之王府/则郁郁之文/于是不坠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秦灭六国后始成皇帝自称。
B.公为爵位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制;后代大多沿袭此制。
C.兔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有时也可表示敬意。此处为前一种意思。
D.髡刑是上古时代五刑之一,即把人的头发、眉毛全部或部分剃掉,以示耻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欣从小就引人注目。出生时就有人说他有贵相,世祖临幸中书学时说他日后会为朝廷力,南方人李哲也说他将来必定会显贵通达。
B.李欣深受世祖器重。在世祖的关照下,他娶了阳平王杜超的女儿为妻,担任中书助教博士教授高宗经书,甚至在世祖去世后仍受荫庇。
C.李欣曾经善于治政,政绩优异。他擅长断案,令奸人盗贼绝迹,深受百姓好评;他重视教育,曾上疏请求兴建学校,得到显祖的认同。
D.李欣在取得成绩后,开始变得骄傲。他收受百姓财物,接受商人珍宝,因此触怒皇帝,被判处死,后因尚书李敷的努力才得以免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欣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贵也。
(2)既总万机,温习靡暇,是故儒道实有阙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