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飞来双白鹄
吴迈远
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
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
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
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濆
“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群。
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
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
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
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
(注)①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②罗:网。缴:射鸟的箭绳。③江濆:江岸。④前侣:指前面飞行的成对的白鹄。
【小题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诗人为什么连用三个“双”字描述这对白鹄?
【小题2】“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诗歌的后十句是白鹄的告白,从这段告白中你读出了两只白鹄之间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3 09:46: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勉学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客难主人日:“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日:“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关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尊贤容众,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老而弥,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十七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有改动)

(注释)①札:铠甲上的金属叶片。②不胜衣:谦恭退让的样子。③棁zhuō:梁上的短柱。④坎壈(lǎn):困顿,不得志。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 惕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B.千户县,不必理其民 宰:主管
C.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专利:专注敏锐
D.魏武老而弥     笃:诚实
【小题2】“齿弊舌存”是一个成语,出自《老子》:“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请你据此及文本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士大夫以涉足农业、商业为耻
B.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怎么可以说经过雕刻的木石就胜过未经琢磨的金玉呢
C.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所以只能做被人嘲笑辱骂的一介武夫或庸常小吏,的确是有原因的
D.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一直到今天,每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没有遗忘
【小题4】荀子的《劝学》和颜之推的《勉学》都劝勉入学习,都写到了学习的价值意义、方法态度,请分别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