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邵,字茂宗,初为琅邪内史王诞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及武帝讨玄,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长流贼曹。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主簿。邵悉心政事。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亦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武帝重其临事不,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初,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 及至襄阳,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丹、淅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 悉其徒党。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邵为抚军长史。坐在雍州营私蓄取赃货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后为吴兴太守,卒,追复爵邑,曰简伯。邵临终,遗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轜车,诸子从焉。

(选自《宋书•张邵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转太尉参军,长流贼曹 署:衙门、官署
B. 穆之若邂逅不幸 邂逅:一旦、万一
C. 武帝重其临事不 挠:乱
D. 悉其徒党   掩:逮捕、消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节钺,指符节和斧钺,因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文中可理解为“武帝”。
B. 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等同“江州司马”中的“司马”。
C. 储贰,也叫储副、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需专门册封。
D. 谥,古代大臣死后,朝廷往往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邵为人清醒,不随波逐流。武帝讨伐桓玄时,刘毅喜爱有才之士,当时才士纷纷投奔,唯有张邵认为武帝才是当世人杰。
B. 张邵观事敏锐,善于发现问题。他镇守南城时,贼寇来犯,针对当时百姓隔着护城河看贼寇的情况,便觉察出民心的状态。
C. 张邵勤于政务,有前瞻意识。武帝诛杀刘藩时,张邵吩咐属下连夜准备好相关物资,但武帝却为这件事产生忧虑。
D. 张邵重视农垦,善于用计歼敌。镇守襄阳时,他修筑长堤水塘,开垦田亩数千;面对蛮人的侵犯,利用聚会诱杀对方主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
(2)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9 08:0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安同,辽东胡人也。登国初,太祖征兵于慕容垂,同频使称旨,遂见宠异,以为外朝大人,与和跋等出入禁中,迭典庶事。太祖班赐功臣,同以使功居多,加广武将军。从征姚平于柴壁,姚兴悉众救平,太祖乃增筑重围以拒兴。同进计曰:“臣受遣诣绛督租,见汾东有蒙坑,东西三百余里,径路不通。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此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宜截汾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西围既固,贼至无所施其智力矣。”从之。兴果视平屠灭而不能救。以谋功,赐爵北新侯,加安远将军。诏同送姚兴将越骑校尉唐小方等于长安。太宗即位,招与肥如侯贺护持循察并定二州及诸山居杂胡、丁零,宣诏抚慰,问其疾苦,纠本守宰不法。同至并州,表曰:“窃见并州所部守宰,多不奉法。又刺史擅用御府针工古彤晋阳令,交通财贿.共为奸利。请案律治罪。”太宗从之,于是郡国肃然。同东出井陉,至巨鹿,发众四户一人,欲治大岭山,通天门关,又筑坞于宋子,以镇静郡县。护疾同得众心,因此使人告同筑城聚众,欲图大事。太宗以同擅征发于外,槛车征还,召群官议其罪。皆曰:“同擅兴事役,劳扰百姓,宜应穷治,以肃来犯。”太宗以同虽专命,而本在为公,意无不善,释之。同长子屈,太宗时典太仓事,盗官粳米数石,欲以养亲。同大怒,奏求戮屈,自劾不能训子,请罪。太宗嘉而恕之,遂诏长给同粳米。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同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为世所称。及在冀州,年老,坡殖财货,大兴寺塔,为百姓所苦。神䴥二年卒。追赠高阳王,谥曰恭惠。
(节选自《残书·安同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汶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B.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C.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D.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慕容,非汉族的复姓,上古有姓有氏,氏是族号,姓是氏的分支.后来姓氏不分。
B.禁中,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因为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宫禁。
C.节,符节,是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其他事务的一种凭证,如《苏武传》中“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神䴥,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同出使有功,受到宠信。安同出使立功很多,符合太祖心意,受到太祖特珠对待,得以出入宫禁。
B.安同从征柴壁,临敌献计。在敌人倾力救援的情况下,安同分析形势,献出良策,最终战胜了敌军。
C.安同为官明察,长于考核。安同在巡察并州时,上奏并州治下官员的不法情况,请求依法惩处。
D.安同治家严整,为官清廉。安同因长子盗取国家粳米而上表自劾,晚年不吝惜钱财,兴建寺院佛塔。
【小题4】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刺史擅用御房针工古彤为晋阳令,交通财贿,共为奸利:请案律治罪。
(2)护疾同得众心,因此使人告同筑城聚众,欲围大事。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陈)登,字元龙,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

②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是时,世荒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

③奉使到许,太祖以登为广陵太守,令阴合众以吕布。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海贼薛州之群万有余户,束手归命。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登曰:“此可用矣。”太祖到下邳,登率郡兵为军先驱。时登诸弟在下邳城中,布乃质执登三弟,欲求和同。登执意不挠,进围日急。

④孙策遣军攻登于匡琦城。贼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於郡兵,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水人居陆,不能久处,必引去。登厉声曰:“吾受国命,来镇此土。吾其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钞其后。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贼忿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登以兵不敌,使功曹陈矫求救於太祖。登密去城十里治军营处所,令多取柴薪,两束一聚,相去十步,纵横成行,令夜俱起火,火然其聚。城上称庆,若大军到。贼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

⑤迁登为东城太守。广陵吏民佩其恩德,共拔郡随登,老弱襁负而追之。登晓语令还,曰:“太守在卿郡,频致吴寇,幸而克济。诸卿何患无令君乎?”文帝追美登功,拜登息肃为郎中。

(选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令阴合众以吕布(__________)  (2)明审赏罚,威信宣布(__________)
(3)不能久处,必引去(__________) (4)登手执军鼓,纵兵之(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出命以报国/尔勿忘乃父之志
B.群下咸今贼众十倍于郡兵/各各竦立
C.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可引军避之,其空城/夫人之相,俯仰一世
【小题3】把下列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
(2)太守在卿郡,频致吴寇,幸而克济。诸卿何患无令君乎?
【小题4】用第①段中    四个字可以概括第②段中陈登的行为。
【小题5】宋代词人张元千评说:“元龙湖海豪气”,结合文意,简析陈登的“豪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寇赞,字奉国,上谷人,因难徙冯翊万年。父修之,字延期,苻坚东莱太守。赞弟谦之有道术,世祖敬重之,故追赠修之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冯翊公,赐命服,谥曰哀公,诏秦雍二州为立碑于墓,又赠修之母为冯翊夫人。 及宗从追赠太守、县令、侯、子、男者十六人,其临民者七郡、五县。

赞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姿容严嶷,非礼不动。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华为冯翊大守,召为功曹,后除襄邑令。姚泓灭,秦雍人千有馀家推赞为主,归顺。拜妥远将军、魏郡太守。其后,秦雍之民来奔河南、荥阳、河内者户至万数。拜赞安远将军、南雍州刺史、轵县侯,治于洛阳,立雍州之郡县以抚之。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初,赞之未贵也,尝从相者唐文相。文曰:“君额上黑子入帻,位当至方伯封公。”及贵也,文以民礼拜谒,仍曰:“明公忆民畴昔之言乎?尔日但知公当贵,然不能自知得为州民也。”赞曰:“往时卿言杜琼不得官长,人咸谓不然。及琼被选为盩啡,卿犹言相中不见,而琼果以暴疾,未拜而终。吾常以卿言琼之验,亦复不息此望也。”乃赐文衣服、良马。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真君九年卒,年八十六。遣令薄葬,敛以时服。世祖悼惜之,谥日宣穆。

(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B.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C.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D.由是流民繦负/自远而至/三倍于前/赐赞爵河南公/加安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仍刺史/分洛豫二州之侨郡以益之/虽位高爵重/接待不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又称“代祖”,是相对“始祖”而言的先祖称谓,是我国古代帝王的庙号。
B.赠,文中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加封,与“除”、“拜”义相同。
C.河内,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句的“河内”意思一致。
D.令,文中即县令,又称县尊、百里侯,是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名称。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赞家世很辉煌。他的父亲是太守,弟弟寇谦得到了皇上的特别看重,以至于堂叔伯等亲戚都得到了追赠。
B.寇赞政绩显赫。他在担任襄邑县令和妥远将军、河南郡太守时,治政有方,多次被人们称赞,推举为首领。
C.寇赞有爱民之心。治理洛阳时,他就设置雍州郡县安置流民:后来官爵显贵,但对流民工作仍然相当关切。
D.寇赞能移风易俗。他在去世之前留下遗言,要求其丧事从简,且入殓时只穿平时穿的普通衣服,令人感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苻坚仆射韦华,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2)赞在州十七年,甚获公私之誉,年老表求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