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邵,字茂宗,初为琅邪内史王诞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及武帝讨玄,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长流贼曹。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主簿。邵悉心政事。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亦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武帝重其临事不,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初,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 及至襄阳,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丹、淅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 悉其徒党。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邵为抚军长史。坐在雍州营私蓄取赃货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后为吴兴太守,卒,追复爵邑,曰简伯。邵临终,遗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轜车,诸子从焉。

(选自《宋书•张邵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转太尉参军,长流贼曹 署:衙门、官署
B. 穆之若邂逅不幸 邂逅:一旦、万一
C. 武帝重其临事不 挠:乱
D. 悉其徒党   掩:逮捕、消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节钺,指符节和斧钺,因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文中可理解为“武帝”。
B. 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等同“江州司马”中的“司马”。
C. 储贰,也叫储副、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需专门册封。
D. 谥,古代大臣死后,朝廷往往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邵为人清醒,不随波逐流。武帝讨伐桓玄时,刘毅喜爱有才之士,当时才士纷纷投奔,唯有张邵认为武帝才是当世人杰。
B. 张邵观事敏锐,善于发现问题。他镇守南城时,贼寇来犯,针对当时百姓隔着护城河看贼寇的情况,便觉察出民心的状态。
C. 张邵勤于政务,有前瞻意识。武帝诛杀刘藩时,张邵吩咐属下连夜准备好相关物资,但武帝却为这件事产生忧虑。
D. 张邵重视农垦,善于用计歼敌。镇守襄阳时,他修筑长堤水塘,开垦田亩数千;面对蛮人的侵犯,利用聚会诱杀对方主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
(2)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9 08:0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瓛字子珪,沛国相人。瓛初州辟祭酒主簿。宋大明四年,举秀才。除奉朝请,不就。少笃学,博通五经,聚徒教授,常有数十人。丹阳尹袁粲荐为秘书郎,不见用。除邵陵王郡主簿,安陆王国常侍,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公事免。瓛素无宦情,自此不复仕。除车骑行参军,南彭城郡丞,尚书祠部郎,并不拜。袁粲诛,瓛微服往哭,并致赙助。
太祖践阼,召瓛入华林园谈语,谓瓛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瓛对曰:“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既出,帝顾谓司徒褚渊曰:“方直乃尔!学士故自过人。”敕瓛使数入,而瓛自非诏见,未尝到宫门。
上欲用瓛为中书郎,使吏部尚书何戢喻旨。戢谓瓛曰:“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士,便即后授。”瓛曰:“平生无荣进意,今闻得中书郎而拜,岂本心哉!”后以母老阙养,重拜彭城郡丞。谓司徒褚渊曰:“自省无廊庙之才,所愿唯保彭城丞耳。”上又以瓛兼总明观祭酒,除豫章王骠骑记室参军,丞如故, 瓛终不就。武陵王晔为会稽太守,上欲令瓛为晔讲,除会稽郡丞,学徒从之者转众。
瓛姿状纤小,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七年,表世祖为瓛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瓛曰:“室美为人灾,此华宇岂吾宅邪?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徙居,遇病,子良遣从瓛学者刘绘、范缜将厨于瓛宅营斋。及卒,门人受学者并吊服临送。时年五十六。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二十,有删改)
【注】凤池:指中书省。营斋:设斋食以供僧道,请僧道诵经祈祷。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B.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C.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D.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在南北朝时期指选拔官吏的科目,虽出自荐举,但也有策问。
B.微服:古代专指帝王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本文指穿着寒酸的衣服。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还有践阼、践极、践统等。
D.吏部:“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瓛不慕名利,不想做官。仅在刘宋王朝时,他就拒绝了出任奉朝请、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南彭城郡丞、尚书祠部郎等多个职务。
B.刘瓛很孝顺,甘于牺牲。为了奉养老母亲,他竟然违背了自己不愿因荣利出仕的初衷,担任彭城郡丞这个职务。
C.刘瓛学识渊博,博通五经。他聚集生徒传授学业时,常有几十人;出任会稽郡丞给晔讲解经书时,跟随他学习的学生更多了。
D.刘瓛识见过人,方正耿直。齐太祖当上皇帝后,召他到华林园谈话,向他问政,他直言进谏,深得齐太祖肯定和赞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士,便即后授。
(2)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收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选自《鸿门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雄有孝性,颇涉书史,好刑名,廉谨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于色。释褐奉朝请。父于郡遇患,雄自免归,晨夜扶抱。及父丧居忧,殆不可识,为世所称。清河王怿为司空,辟户曹参军,摄田曹事。怿迁司徒,仍随授户曹参军。并当烦剧,诤讼填委。雄用心平直,加以闲明,政事经其断割,莫不悦服。先是,御史中尉元匡复欲舆棺谏诤,尚书令元澄劾匡大不敬,诏恕死为民。雄奏理匡曰:“窃惟白衣元匡,历奉三朝,每蒙宠遇。高祖赐之以匡名,陛下任之以弹纠。刚毂忠款,群臣莫及;骨鲠之迹,朝野共知。先帝已容之于前,陛下亦宜宽之于后。”未几,匡除龙骧将军。

右仆射元钦曰:“至如辛郎中才用,省中诸人莫出其右。”孝昌元年,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城南叛。时遣大都督延明督临淮王或讨之,盘桓不进。乃诏雄辅太常少卿元诲为使,持节,乘驿催军,有违即令斩决。寻转吏部郎中,迁平东将军,郎中如故。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于安民,安民之本,莫加于礼律。礼律既设,择贤而行之,天下雍熙,无非任贤之功也。”书奏,会肃宗。未几,诏雄以本官兼侍中、关西慰劳大使。将发,请事五条:一言逋悬租调,宣悉不征。二言简罢非时徭役,以纡民命。三言课调之际,使丰俭有殊,令州郡量检,不得均一。四言兵起历年,死亡者众,见存者老,请假板职,悦生者之意,慰死者之魂。五言丧乱既久,礼仪罕习,如有闺门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门闾。”帝从之。

永熙三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诸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节选自《魏书·辛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B.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C.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D.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科举时代称新进士及第授官。
B.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即指平民,但不能指被罢免官员的身份。
C.持节:“节”指“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使臣奉命出行常执符节。
D.崩:即“驾崩”,中国古代帝王或皇太后之死的专称,诸侯之死叫“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雄性情雅静,为人孝顺。父亲生病时,辛雄辞官回家,早晚料理;父亲去世守丧期间悲伤得模样几乎都变了,被时人称赞。
B.辛雄谙习政务,公正处理。他做户曹参军时,对于烦琐的部门事务,能做到平心正直、公断合理地处理,无不使人心悦诚服。
C.辛雄为人正直,敢于进谏。面对元匡因想抬着棺材进宫死谏而被弹劾之事,辛雄历数元匡的忠义与率直,元匡非常感谢他。
D.辛雄心怀百姓,关心苍生。他担任关西慰劳大使出发前,上奏朝廷请求减免租税、免除一些徭役等,以缓解战后百姓的负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礼律既设,择贤而行之,天下雍熙,无非任贤之功也。
(2)丧乱既久,礼仪罕习,如有闺门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门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