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故夫知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二)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兴怀。况修短随化,终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一官 效:效力
B.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急迫用世、谋求名利的样子
C.终于尽 期:期望
D.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世而誉之不加劝 御风
B.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覆杯水坳堂之上
C.后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不知老将至
D.犹不能不以兴怀 及其所既倦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就像那蜩、学鸠一样,而宋荣子和列子就像那乘大风南飞的鹏鸟一样。
B.庄子认为宋荣子仍有不曾树立的东西,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游,但是列子乘风而行,才是达到了真正的逍遥游。
C.“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生死不能等量齐观,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
D.“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交代了写作的经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交代了写作的意义。
【小题4】翻译划线句。
(1)彼且恶乎待哉!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26 11:3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文言文语段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上者九万里,去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飞,榆枋而止,时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飞 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B.则风在下矣 斯:则,就
C.榆枋而止   抢:触、碰
D.百里者,宿舂粮 适:刚刚
【小题2】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齐谐》者,志怪者   且夫水之积不厚
B.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我决起
C.去六月息者也 余与四人拥火
D.置杯焉胶   时不至
【小题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现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飓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作者借此说明“小大之辩”的道理。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