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各题。
代边将有怀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成边之久。
B.领联写塞马因“瘦”而思得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成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
C.颈联借意象传情,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充满悲凉伤感之意。
D.尾联写戍边将领仅仅是到云中郡以来就与强敌力战百场,由此可见战事频繁。
【小题2】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08 11:37: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晚次湖口有怀(节选)
刘长卿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夜晚在湖口这个地方住宿,看到秋天的湖光水色,心中有感而写下这首诗。
B.首句是即景抒情,诗人从帝乡向远方眺望,想象自己将踏上长达万里的路程。
C.诗句中的“扁舟”跟“今夜谁家扁舟子”“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扁舟”均指小船。
D.大雁在秋天不分昼夜向南迁徙,发出阵阵叫声,让诗人难以入眠,增添了许多愁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刘长卿曾“刚而犯上,而遭迁贬谪”,此诗当做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对仗看,本诗是一首律诗。
B.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怀古诗。
C.“汉文有道恩犹薄”,是说有道明君汉武帝却没有重用贾谊。
D.“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昔盛今衰的情形。
【小题2】下列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畅
C.含蓄蕴藉
D.刚劲质朴
【小题3】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画线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②
?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小题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小题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
同类题4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小题2】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小题1】诗中的李中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他寄予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概括。
答:
【小题2】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李中丞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刘长卿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