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贤孝(元)

陶宗仪

①贤孝前至元间,杭州有郑万户者,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而奉事母夫人备极孝道。母诞日至,预市文绣毯段,制袍为寿。针工持归,缝缀既成,为油所污。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至日,卧不起。子至,候问安否,见有忧色,请其故。曰:“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子告曰:“一袍坏,复制一袍,可也,夫人何重乃尔?”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人咸以此为贤母,而益见万户之孝。

②国朝妇人礼服,靼靼❶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❷但有金素之别耳。惟处子则不得衣焉。今万户有姓者,而亦曰袍,其母岂靼靼与?然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袍,则凡上盖之服❸或可概曰袍。
(注释)❶:这里指蒙古;❷古代表示身后的服饰;❸外衣、罩衣。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与中的意思。
(1)母为自解 (2)人咸以此为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母诞日
A.病重B.向下C.流传D.将要
【小题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项是(   )
A.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B.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C.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D.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小题4】将第①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小题5】分析文中郑母之贤的表现。
【小题6】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推断郑母的礼服称作“袍”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0 12:4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阿 留 传

[明]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为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薪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於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注释:①参亭:参互和均匀。②樗栎(chū lì):指无用的木材。③矧(shěn):况且,何况。

【小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水涤磨之( )    ②历园中竟日( )
类此   ( )    ④元素楷书( )
【小题2】选出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家人之哄然    延陵季子有上国之使
B.矧灵物者 涕泣谋禁卒
C.悲予志 终其身不弃
D.今士胡不幸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小题3】选出和“每不为造命者所知”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史朝夕狱门外B.一旦异于今日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何哂之有
【小题4】选出和“不能一庐”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
A.予当引决B.与先君子
C.且庸人尚D.日思其位
【小题5】翻译句子。
①主人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
②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
【小题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阿留“痴呆无状”,却工于书法,善于绘画。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主人“专任”,被长期奉养,终身不弃。
B.文章第三段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表明作者的观点,画龙点睛。
C.阿留如此愚笨无能,尚有可取之处,有力地说明了世界上没有废物,更无废人的观点。
D.作者叙事简洁,笔下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议论则精辟深透,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批判性。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翁传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①,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衒璞而市鼠腊②,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③。”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④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注)①玄圭:黑色的玉 ②衒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③泚(ci)然:冒汗的样子。④弸(peng):充满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躬杵臼(__________)
(2)卑以饵众(_________)
(3)则无怪其彼之多也(___________)
(4)何遽戚戚为(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其门落 则黝者固在
B.吾既不能此 以学古
C.以今墨售于内 谢客闭户
D.其成之难 守吾玄终年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2)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小题4】联系上下文,简析墨翁“其门落然”的原因。
【小题5】概括墨翁为人的主要特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章叟讳文,字简甫,后以字行。其先自闽徙而为吾吴之长洲人。赵宋时,已负善书名,兼工镌刻,而叟之大父昶、父浩尤著,至叟则益著。
叟生而美须眉,善谈笑,动止标举有儒者风。宁庶人”国豫章,慕叟能而罗致邸中,与故知名士唐伯虎、谢思忠借。伯虎觉其意,佯清狂不慧以免。而庶人卒谋反,挟叟与思忠从行,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裸袒二千里,而归谒其父,相抱哭。时叟年仅三十,自是其艺益高,资亦小裕。盖又十年,而复游豫章时,朱邱诸王孙故无恙。素闻叟名,延至为上客。变饮醉间,游庶人故宫,徙倚叹息,歌《黍离》之章,作羊县恸而后返。
吾郡文待诏微明,名书家也,而所书石,非叟刻石,不快。待诏每日:“吾不能如钟成侯、戴居士,手自登石。章生非吾茅绍之耶?”绍之者,赵文敏客也。而是时,祝京兆希哲、王太学履吉、陈太学复甫、彭征士孔嘉有所书,赤必属之叟。变他所墓刻,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右军《十七帖),其能夺古人精魄如生动,即拓者赝古得善价,而其人莫辨也。而故分宜“相欲登肃帝所赐制书,札谕于石,而聘变往,留相邸四岁而后归。分宜败,邱客无得免者,于变略不濡。人谓叟善为客,往客宁庶人不死,今客分宜相复不濡。叟笑日:“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待诏故辞宁庶人聘者也,孔嘉则辞分宜相聘者电。”
叟性好客,虽一室,亦必洁治庋,置图籍彝鼎之属。客至相与摩娑,小时则呼茗,茗已呼酒,酒至命炙。诸贤士大夫如待诏辈磬折而入委巷,不避也。叟好客,且时时从博徒游,所得责随手散尽,至卒而不能具丧礼。其明年仲子藻为人傭书,强自力以倡其伯季,葬叟于武丘乡采字圩祖茔,盖万历甲戌之三月也。
(选自《弇州山人续稿》,有删节)
注:①宁庶人:指宁献王;②分宜:严嵩别号。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为上客   延:延请
B.亦必之叟   属:请托
C.亦必洁庋   治:研究
D.至卒而不能丧礼 具:备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前,章简甫的祖辈从福建迁到苏州,以擅长书法著称,并工于雕刻,他的伯父章昶及父亲章浩尤为著名。
B.宁献王仰慕章简甫的才能,把他招募到府邸中,与知名人士唐伯虎、谢思忠等人一起做事。
C.章简甫常为文徽明刻帖,文徽明是著名书画家,书写文字要刻石时,若不是章简甫刻石便会感到不快。
D.章简甫生性好客,不重钱财,又不拘小节,许多贤士大夫都很乐意和他交往。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
(2)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
【小题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章简甫的?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 春雪咏兰

陈子龙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珮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注)①陈子龙:反清复明志士,后兵败投水殉明。本词作于明亡之后。②解珮凌波:典故,这里均指美女。③鴂:指杜鹃。④九畹:典故,指兰花。⑤金跳脱:手镯类饰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采用楚辞美人香草的比兴、象征手法,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充分表现了词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B.“到春深”该是东风化雨、莺飞草长的时节,但天意反常,竟是“千里龙山飞雪”,在抒发愤懑之情的同时,也奠定全词感情基调。
C.“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词意至此一转,兰草并未灾绝,身处深山幽谷中仍有它嫣然笑容,口吻中不无自豪之意。
D.“数茎清露”则写兰草的具体形象,如同特写镜头:兰草茎叶上清露如珠,晶莹娇媚。这是比喻仁人志士当年忠贞的美德。
E.“玉腕香销”一句,写出兰花从回忆中醒来,面向现实,发现美人不在。这表明兰花欲远离美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追寻幸福。
【小题2】古典诗歌中有“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本词“兰花美人”也体现出比兴寄托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本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