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下面对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B.三、四句反用典故。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王粲依刘表,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十分贴切。
C.五、六句抒写志趣。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头飘白发之日,身入扁舟。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
D.七、八句借助庄子寓言,自比为鹓雏,将猜忌者比为腐鼠。不但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猖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
E. 此诗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尤其写平生抱负两句,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20 02:4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①罗含:东晋耒阳人,不慕荣利,布衣蔬食,安然自得,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描写紫菊,“暗暗”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表明其色浅浅不浓烟,“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
B.次句描写黄菊:“融融”采用通感手法,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冶冶”写其明艳柔美之态,“融融冶冶”四个字极尽黄菊之态。
C.颔联借陶渊明和罗含爱菊的典故,从色、香两方面写菊,赞美眼前菊花同陶渊明东篱之菊一样美,同罗含宅中之菊一样香,突出对眼前之菊爱怜和赞赏。
D.颔联借陶令东篱菊和罗含宅中菊并不仅仅赞菊花之美,也有自况的意思,即借陶令辞官归隐,闲雅悠然,罗含致仕还乡,甘居茅屋,表达自己归隐之意。
E. 颈联前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禁止这寒冷的深秋重露啊,使我(菊花)能够不再遭受摧残,从而开得更加鲜艳?表达出诗人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不满。
【小题2】认真分析诗歌的后三句,概括作者从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②回:挽回、扭转。③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沉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情感又一跳转,由颔联的激昂转入低沉,诗人想象自己一生无为,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泛舟湖上,渺如沧海一粟。
E. 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
【小题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